{蜜色影院}-精品欧洲av无码一区二区男男,日本熟妇乱人伦免费,成人爽a毛片免费,亚洲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四区高清,久久中文字幕无码中文字幕有码,高清国产免费观看视频在线

守護非遺傳承文化根脈 讓閩西客家“十番”古樂重響
http://976uc.com?2019-01-17 10:36:28 賴志昌 來源:龍巖文明網

?

閩西客家十番音樂老樂人林武河與李貞煜將黨的十九大精神編成南詞鼓書《圓夢中華》

  華燈初上,夜幕降臨。晚上7點半,連城縣蓮峰鎮東街社區門前的露天小廣場,漸漸熱鬧起來,李貞煜等10余名閩西客家十番音樂老樂人照例來此演奏,周邊居民和行人聞聲而來,或坐或站,徜徉在十番音樂的海洋中。

  鼓聲清脆,琴音悠揚,訴說著閩西客家十番音樂往昔繁榮的歷史與故事。而今,十番音樂面臨傳承人老齡化、青黃不接甚至后繼乏人等困境。在民間,像李貞煜老人一樣的傳承人,正不遺余力地傳承推廣這項傳統技藝,讓十番音樂發揚光大,重響閩西大地。

  建平臺 注活力

  閩西客家十番音樂,又稱“客家十歡”“打十般”等,是閩西客家民間傳統文藝最具代表性文藝項目之一。之所以被稱為“十番”,是因為樂隊演奏用二胡、吊規、椰胡、板胡、月琴、三弦、揚琴、琵琶、竹笛、嗩吶等管弦樂器及板、堂鼓、堂鑼、小鈸、碰鈴等打擊樂器共十余件樂器。2006年,閩西客家十番音樂被列入國務院公布的《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這是被列入的少數幾個客家傳統民間文化項目之一。隨著城市化、現代化的快速發展,曾經一度非常風靡的十番古樂也漸漸沒落。一個不容忽視的現狀是,如今演奏十番音樂的人員以退休老人為主,面臨傳承斷代、青黃不接、后繼乏人等局面。

  十番音樂是歷代客家民間藝人傳承的民間器樂曲,在連城縣廣泛流傳并深受當地百姓的喜愛?!耙犑偷綎|街?!边@句話照應了人們對連城客家十番音樂的第一印象。所謂的“東街”,便是連城縣蓮峰鎮東街社區,而東街社區十番樂隊,也順帶成了人們口口相傳的“金字招牌”。

  走進社區,一棟破舊老樓內,幾名老人正閑坐著喝茶,門前的露天空地,便是東街社區十番樂隊固定演出的場地。71歲的李貞煜是樂隊帶頭人,從2000年開始,他重新組建了東街社區十番樂隊,十余年來,他們堅持每周三個晚上演出?!斑@么多年下來,我們一直堅持演出,為的就是讓更多的人知道十番音樂,讓這有著數百年歷史的古音能夠一直傳唱下去?!崩钬戩险f。

  從藝數十載的李貞煜還有一個重要頭銜——閩西客家十番音樂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這些年,隨著歲數的增大,他將更多的重心放到傳承閩西客家十番音樂上。2017年,連城縣客家十番音樂協會成立,基地則設在東街社區,李貞煜當選為副會長。協會成立后,在廟前鎮芷溪村、隔川鄉、東街社區等地掛牌設立了“客家十番音樂傳習點”。

  實際上,不僅傳承人面臨困境,由于歷史原因,閩西客家十番音樂的基礎設備和文化資料也損失嚴重?!霸S多樂譜都已經消失不見了。”閩西客家十番音樂省級非遺傳承人張堂珍介紹說,十番音樂曲調總數曾多達1000余首,但許多早已失傳。至今可找到的古“工尺譜”和搜集、記譜、油印流傳下來的曲譜不到300首,而尚在民間流傳演奏的,更是不到百首。眼下,張堂珍正傾盡全力收集整理十番樂譜,進行搶救工作。十余年來,通過走街串巷,他跑遍了閩西各個縣市,找遍了民間老藝人,陸續收錄了500多首曲子。目前他正著手編排這些收集的曲目,以期在退休前結集出版。

  “目前連城有3個傳習點,這些固定場所為十番音樂這項非遺項目的技藝傳承、創作與交流搭建了平臺,也為非遺傳承注入了更多的新生力量?!遍}西客家十番音樂省級代表性傳承人、連城縣客家十番音樂協會會長林武河介紹道,目前全縣共有20支十番音樂隊伍,協會通過定期開展演奏技能培訓、組織匯演、外出交流等方式,使得十番樂隊的演奏水平進一步提高,也吸引了更多年輕人加入。

  如今在業內,連城閩西客家十番音樂的演奏走在了前列。去年,2018年閩西客家十番音樂培訓研討班暨閩西客家十番音樂展演在連城舉行。當年12月,在龍巖市人民政府主辦、龍巖市文廣新局承辦的閩西客家十番音樂大賽中,連城縣客家十番音樂協會在全市13支隊伍中拔得頭籌,獲得一等獎。

閩西客家十番音樂傳承人張美德在家中教授十番音樂

  從小抓 筑基礎

  閩西客家十番音樂曲調較為單一,中規中矩,如今,喜好者大多數是中老年人。如何讓古樂適應新時代,讓更多年輕人接納與喜歡,成了這門技藝面臨的考驗。

  為了更好地傳承十番音樂,當下許多傳承人打破慣例,改變以往師徒傳授、心口相傳的民間傳授方式,主動讓十番音樂從民間走向學校。

  在連城縣,連城客家十番音樂協會定期組織“非遺”進校園活動,在當地中小學等場所,開展鄉土音樂示范課,為學生講解十番音樂的歷史,介紹各種樂器?!皞鞒幸獜耐尥拮テ穑覀儗W樂器作為傳承十番音樂的基礎課,有組織地讓孩子們練習十番音樂曲子,讓他們慢慢了解、喜歡十番音樂?!绷治浜诱f,通過這種方式不僅豐富了學校的文化內涵,更為傳統音樂后繼有人提供了廣闊的土壤。

  “十番音樂得到傳承,最基本的是要有年輕人接班,首先要讓他們接納并喜歡上它。除了民間力量,還需要政府部門的參與支持?!崩钬戩险f,下一步,他們將向縣里有關部門建議,將十番音樂編入連城縣各學校教材,將曲譜編成范本,送入課堂,讓十番音樂的種子在校園生根發芽。

  在永定培豐鎮長流村,龍巖市閩西客家十番音樂傳承人張美德把自家辦成了課堂,多年來免費為孩子傳授十番音樂。

  “村里能夠演奏十番音樂的老人已寥寥無幾,這么好的東西失傳太可惜了!”年過七旬的張美德從小跟隨父親和叔父學習十番音樂。2012年,有感于十番音樂的沒落,他便有了開班收徒的想法。首批來拜師的學生只有3個,但年過七旬的張美德堅持手把手教,這些年陸續帶了80多名學生。讓他感到欣慰的是,當中十余名學生已能夠登臺演出。

  學生張佳怡從小學三年級就開始拜師,如今讀初二的她盡管學業繁重,但依然堅持周末到張美德家中學揚琴?!跋噍^于西洋音樂,我更喜歡傳統的十番音樂,我希望堅持學下去,把這個傳承下去?!睆埣砚f。

閩西客家十番音樂在土樓演出,“旅游非遺”的形式深受游客青睞

  活形式 謀創新

  1月12日,恰逢周末,走進永定湖坑鎮洪坑土樓,悠揚悅耳的樂聲飄揚而來,令人心曠神怡。循聲望去,距振成樓不遠的一片竹林下,9名身穿唐裝的十番老樂手各持樂器,演奏閩西客家十番音樂。一曲奏罷,在場的游客紛紛拍手叫好,合影留念。

  來自山東的游客尹博聽得意猶未盡,好奇地問身旁的導游曲子講述的是什么故事?!暗谝淮蝸硗翗?,沒想到還聽到這么原汁原味的客家樂曲。”尹博激動地說。

  “我們樂隊在這里演出將近十年了,看到那么多外來游客和年輕人喜歡這門傳統藝術,我打心眼里高興。”樂隊負責人、閩西客家十番音樂省級非遺傳承人李德忠感慨地說。

  2009年,樂隊在土樓試演,演出效果不錯,之后便“扎根”在這里堅持演下來了。每逢周末或節假日,樂隊成員都會聚到這里演出。15名成員,平均年齡63歲,最大的已72歲高齡,他們合作默契,通常一天持續演出四五個小時,一年130多天,樂此不疲。

  十余年中,游客來了一撥又一撥。這幾年,讓李德忠感觸最深的是,這些年在土樓為來自國內外的游客表演,十番音樂也漸漸被越來越多的人所關注與喜愛?!昂芏嘤慰屯ㄟ^電視、網絡知道了我們,還專程跑來看我們演出。”李德忠說,“只要身體允許,我們會一直演下去。”

  提升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市場價值,讓非遺在傳承與創新中與旅游相結合,是土樓旅游公司的嘗試之舉。“將十番音樂搬進土樓,不僅能夠增加景區游覽內容與互動性,也能起到傳承與保護傳統文化的作用。”福建省客家土樓旅游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李文標告訴記者,通過土樓這個窗口,展示閩西客家十番音樂,讓更多的游客知道這項傳統藝術。如今,“旅游非遺”的形式深受游客青睞。

  在十番音樂的創新之道上,林武河與李貞煜的想法不謀而合。十九大閉幕后,林武河與李貞煜著手將十九大精神編成南詞鼓書《圓夢中華》演唱,與時俱進,讓人們在熟悉的曲調里,聆聽十九大的精神?!笆糯?,真偉大,舉世矚目都點贊,百年建樹國鑲金,偉業傳薪頌中華……”曲子形式新穎,朗朗上口,一經推出便受到不少年輕人的喜愛。

  此外,他們在內容和形式上大膽創新,將一些曲譜進行分譜,加入和弦,使原本單調的樂曲表現得更為立體、豐富,同時加入現代音樂的一些元素,讓古樂煥發新的魅力與生機。

  除了在創新曲調上下功夫外,林武河與李貞煜還嘗試調整以往的演奏形式,由音樂愛好者選唱歌曲,改為樂隊與觀眾“多媒體互動合唱”,進一步貼近老百姓生活,增加互動性與趣味性。

  連城縣還邀請廣東梅州漢樂團專家前來指導,連城縣客家十番音樂協會還經常與龍巖、三明兩市及永安、清流、寧化等縣(市)的十番音樂團隊開展交流互動,相互取長補短。

  “傳承與保護十番音樂,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饼垘r市客家十番音樂協會會長、省級閩西客家十番音樂傳承人鐘禮杰介紹說,如今喜歡十番音樂的人越來越少了,演奏者基本都是退休老人,目前有規模的隊伍在整個閩西僅存六七十支,“傳承和保護是當務之急,讓更多的人關注這項傳統技藝,這需要民間和政府共同努力”。(福建日報全媒體記者賴志昌 通訊員 黃水林 劉琦 文/圖)

連城縣客家十番音樂協會深入基層表演

  記者手記

  莫讓古音成絕響

  清脆的鼓樂,悅耳的琵琶聲,清亮的二胡音,還有揚琴叮咚聲……閩西客家十番音樂以其獨有的魅力,在民間廣泛流傳了數百年,深受人們的喜愛。

  作為入選首批國家非遺項目的閩西客家十番音樂,曾經有過往昔的輝煌。不過,和許多傳統的技藝一樣,隨著時代的變遷,其也遭受巨大的沖擊,瀕臨失傳、青黃不接等窘境。如今,在閩西,許多專業的十番樂隊都已逐漸消失,現存的大都是民間業余組織。采訪中,許多老藝人對這種現狀甚是擔憂:許多藝人老的老,走的走,年輕人又不愛學。

  為了讓十番音樂能夠發揚光大,仍有一些老藝人堅守傳統技藝,并不遺余力地傳承與推廣這項藝術,但依靠這些遠遠不夠。非遺項目傳承發展之路在何方?閩西各地對傳承發展之路做了有益的探索:融入新時代元素,將古樂進行適應年輕人口味的改編,打破傳統的傳授方式,深入校園社區進行現場表演教學,與旅游相結合等。

  莫讓古音成絕響。傳承與保護十番音樂是一項系統性工程,還需政府、民間團體多方介入,集思廣益,為其傳承與發展注入一股新鮮力量。(福建日報全媒體記者賴志昌)

中共福建省委文明辦主辦
東南網承辦
文明風網 版權所有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閩新備 20060504號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