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色影院}-精品欧洲av无码一区二区男男,日本熟妇乱人伦免费,成人爽a毛片免费,亚洲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四区高清,久久中文字幕无码中文字幕有码,高清国产免费观看视频在线

您所在的位置: 文明風首頁 > 陽光少年> 熱點新聞 > 正文
廈門集美區創建全國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區紀實
讓城鄉孩子沐浴在同一縷陽光下
http://976uc.com?2013-11-26 09:29? 王文津 李秀瓊?來源:東南網    我來說兩句

11月上旬,集美區第20屆中小學生田徑運動會在樂安中學田徑場舉行。至此,集美區實現了校校有標準化運動場所。王文津 攝

集美區近三年投入23.68億元推進均衡教育。圖為區委書記倪超在走訪農村校。王文津 攝

榮獲全國科技體育傳統校稱號的灌口實小分校,航模教師在給學生上課。王文津 攝

?

11月12日,灌口鎮舉辦全鎮小學少兒才藝比賽。王文津 攝

?

2013年集美區金秋助學啟動,英賢、濱水兩校200名外來員工子女獲得集美區工會獎學金。      王文津 攝

集美區近年來投資1.2億元用于城鄉中小學電腦、多媒體教育教學設備更新。目前全區小學已擁有計算機5967臺,平均65名學生擁有一臺電腦,名列全國前茅。圖為三社小學學生在上計算機課。王文津 攝

東南網-福建日報11月26日訊(本網記者 王文津 李秀瓊)2010年開始,廈門市集美區深入貫徹落實教育部提出的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方針,全面開展爭創全國義務教育基本均衡區活動。3年來,集美區教育財政投入達23.68億元。3年來教育撥款平均增長比財政收入增長高出4.81個百分點,達到25.53%。全區新建遷建學校17所,改擴建學校26所。公辦中小學新增初中學位1200個,小學學位10080個,全部用于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就學。目前,在集美區各中小學就讀的28737名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就有26174人進了公辦學校,占進城隨遷人員比率的91.1%。三年來,全區中小學校圍繞“身心健康、習慣良好、個性明顯、基礎扎實”十六字素質教育培養目標,大力開展“體育藝術2加2”活動,推動了學校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去年6月集美區以全省總評最高分被省政府授予福建省教育強區稱號。

在一次匯報會上,集美區委書記倪超和區長李輝躍透露,近3年來,集美區委、區政府全面落實義務教育經費保障,健全完善城鄉一體化義務教育發展機制,全面完成了義務教育學校標準化建設,經自查,達到了全國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區發展標準。

為了讓所有的孩子都能讀好書上好學校

在灌口中心小學五年一班就讀的閔瑞年與六年一班的王凱悅同學,都是前幾年隨父母從江西老家來到灌口鎮的外來員工隨遷子女。剛入學時,灌口中心小學只有一幢教學樓,如今建成了3幢大校舍、田徑場、體育館、網絡計算機教室,校園總面積達2.7萬平方米,讓人耳目一新。校長李永勝說,在全校1155名學生中,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842名,占全校學生數的72.4%。灌口中心小學是一所典型的農村校,轄有三社、田頭、雙嶺、頂許、灌南等8所農村小學。

與灌口中心小學閔瑞年、王凱悅同學一樣,在僑英中心小學六年一班就讀的方思語和五年二班的古廷貢同學,分別是來自江西和湖北的外來員工隨遷子女。她們在僑英中心小學就讀六年,見證了校園的變化。這所始建于2001年的農村小學,當初只有17名教師、200多個學生,現在已發展成為擁有42個班級、108名教師、2000多名學生的大學校。僑英中心小學校長汪麗紅指著新校園說,學校總占地面積有2.5萬平方米,有3幢全新綜合教學大樓,面積9024平方米的體育活動場館,環形塑膠跑道、標準體育場、排球場、乒乓球與武術訓練場,教育教學設備都是按省一類標準配備的。望著眼前這景象,誰能想到這是一所農村小學。

其實,它只是集美區爭創全國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區的一個縮影。

集美,是我國著名愛國僑領陳嘉庚先生故里。集美學村是陳嘉庚先生辦學的典范,幾十年來,集美區努力傳承陳嘉庚先生的教育思想和辦學理念,大力發展義務教育,力促城鄉教育均衡發展。

集美區委、區政府在認真分析城鄉差異和前些年大開發大建設與征地拆遷實際后,明確提出調整中小學校辦學布局的方針,先后出臺了《集美區中小學校布局調整規劃》、《集美區十一五教育發展專項規劃》、《集美區中小學校布局規劃》等文件,認真實施城鎮中小學擴容與新區學校配套工程,進一步均衡配置義務教育辦學條件,推進城鄉一體化優質均衡教育。

灌南小學就是這樣一個典型。前幾年灌口鎮承接廈門島內工業轉移,征用陳井、浦林、井城三個行政村的土地建設廈門機械工業集中區,面對大開發大建設實際,這三個村的小學怎么辦?集美區教育局提出了拆并的方針,選擇在三個村的中心地帶建一所高標準、高起點、高水平的完全小學方案,得到區委、區政府的支持。于是,擁有19個教學班、800多名學生的灌南小學出現了,它不但匯集了優質的教育資源,滿足三個行政村義務教育的需要,還解決了周邊機械工業區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入學的急需。

僑英中心小學也是這方面的一個成功典范。10年前,集美區劃出后溪鎮的6個行政村成立僑英街道,與北部工業園區連為一體。根據辦學布局規劃,集美區教育局從北部工業區發展實際出發,先后拆并了東安、葉厝、滸井、天馬等5所農村小學,選擇在5個地域中心,高標準、高起點、高水平辦起了僑英中心小學,實行優質教育資源配套。如今總面積2.5萬平方米的新校園,擁有42個教學班,2000多名學生,其中外來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占88.2%,學校教育教學設備均按省一類標準配置,實現優質均衡發展,成為廈門市義務教育標準化學校、語言文字規范化示范學校和廈門市文明學校。集美區教育局局長黃衛靈說,集美區委區政府從大開發大建設和城鄉實際出發,認真多次對中小學進行布局、修編,確保學校布局科學合理,推進了均衡教育,實現了讓所有的孩子都能讀好書、上好學校的諾言。

鄉村小學教師也有了碩士研究生

11月20日,后溪中心小學六年級教室,一位年輕女教師正在給孩子們上數學課。這位教師叫林袆珣,后溪本地人,2011年作為集美大學碩士研究生畢業后,通過考試錄用分配到這所小學擔任數學與綜合實踐老師。雖然工作才2年多,但她與其他老師配合默契,用心教學,成長進步很快。校長黃大福說,這是后溪中心小學第一個具有碩士研究生學歷的老師。隨著均衡教育的開展,集美區委、區政府重視城鄉教師隊伍的優化,把最好的教師配備給農村中小學。黃大福還說,在他們后溪中心小學,208名教師中具有大學本專科學歷以上的就有167人,占80.3%。創辦于1920年至今有90多年歷史的后溪中心小學,現轄英村、東邊、后溪、軍民、碧溪等8所農村校。

與后溪中心小學類似的還有灌口三社小學。這所位于后溪、灌口兩鎮交界點上的農村校,現有24個教學班、1166名學生、58名教師,是灌口中心小學轄下的一所最大的農村學校,目前擁有先進的梯形教室、綜合實踐活動室、多媒體一體機教學室以及電子圖書10萬多冊。三社小學校長劉連澤說,三社小學雖小,但在全區中小學校中不但配備一流,而且教師隊伍配置也是一流的。他說,學校58名老師中,大學本科學歷就有49名,占86%,這種高學歷的農村小學師資隊伍,足顯集美區委區政府對均衡教育的高度重視與實際行動。換句話說,集美城區小學有什么老師,灌口、后溪、杏濱、僑英等鎮街都配備同等師資。

劉連澤的話,道出了許多農村中小學校長的心聲,它表明優質均衡教育不但要硬件均衡,更是在師資隊伍上的配置均衡。

從2007年開始,集美區就認真按照城鎮標準核定農村中小學教師編制,并在此基礎上增加核定心理健康、計算機和網管教師的專項編制。每年還專門成立新教師招聘工作領導小組,研究制定新教師補充計劃和招聘考試方案,努力優化學科結構,做到城鄉學校教師配置均衡、緊缺學科教師配備到位,并重點解決音、體、美、信息技術、綜合實踐、心理健康、科學等緊缺小學科專任教師的招聘工作。2010年至2013年,全區共招聘本科以上新教師839人,其中音、體、美、科學、信息技術、心理健康等緊缺小學科專任教師224人,占新招聘師資的26.7%,從而推進了全區中小學開足、開齊、開好課程。

采訪中,記者還了解到,在集美區許多農村中心小學校中,為了提升師資隊伍的業務水平,開足、開齊課程,他們還創新“小片區管理”模式,試行教師“走教”制度,并且積累了許多成功經驗。比如,后溪中心小學從2010年開始針對4所完小中音、體、美教師不足的實際,由中心校專任教師同時承擔2至3所完小的同一門學科教學。“走教”教師每月補貼200元交通費,在評先評優、職稱晉升中給予政策化傾斜,收到良好的效果。

集美區副區長吳金平說,均衡教育,不但要有硬件的均衡,更要有師資的均衡,農村中小學有好的師資,才能培養出好的、優秀的人才,才能縮小校與校的差距,從根本上解決擇校問題。集美區領導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鄉村小學配備碩士研究生的例子不就是最好的證明嗎?

“高位嫁接”名校,提升農村薄弱校教育教學水平

前不久,灌口實小分校一位叫陳暉的同學在參加“我愛祖國海疆”的全國中小學生航模大賽中,以一艘自制的“揚帆號”海模參加比賽,最后勇奪了全國大賽的金牌,而另一名叫肖立新的同學也力奪全國中小學航模大賽的銅獎。灌口實小分校因此被教育部授予全國科技體育傳統校稱號,校長陳志良興奮地說,這都得益于“高位嫁接”名校,改變城鄉辦學條件,促進均衡教育的結果。

灌口實小分校是一所創辦于1911年的灌口農村的百年老校。百尺竿頭,如何更上一層樓?在集美區委、區政府重視下,集美區教育局牽線廈門實驗小學與灌口小學“聯姻”,于2006年成功合作辦學并更名為廈門實驗小學集美分校。8年來,灌口實小分校按照合作協議與總校的部署,在生源、教師隊伍、社會環境差異的條件下,努力轉變辦學方向和辦學理念,實現了“四個一體化”。即辦學理念、辦學目標一體化、教學管理一體化、學生評價一體化和師資培訓一體化。廈門實驗小學常年派出3至4名優秀教學骨干到灌口實小分校“支教”擔任主教教師,灌口實小分校每年派出3至8名學科教師到廈門實驗小學“掛教”助教,經過8年的實踐,灌口實小分校44個教學班2106名學生的學習素質得到了很大提升,學校成為福建省農村示范小學、全國教育科學規劃課題實驗學校、全國德育實驗校和福建省文明學校。

與灌口實小分校一樣,灌口中學也是“高位嫁接”改變農村辦學條件的成功典范。這所創辦于1960年的農村中學在走過50年歷程后,經廈門市教育局和集美區政府的大力支持,與廈門一中進行緊密合作辦學,成為廈門一中集美分校。7年來,廈門一中派出老校長和一支由各科骨干教師組成的隊伍常年任教灌口中學,實行教學管理、學生評價、師資培訓一體化,使整個學校面貌煥然一新。從一所普通中學上升至三級、二級達標校,去年開始,一中分校(灌口中學)又開展爭創省一級達標校活動。目前校園、校舍以及附屬配備設施建設進展順利,有望在明年進入福建省一級達標校行列。為此,校長王陽燦被評為廈門市勞動模范,廈門市十佳優秀校長。

值得一提的是,集美區在“高位嫁接”促進均衡教育發展過程中,善于利用集美學村高教資源優勢,先后促成了樂安中學與集美大學、杏南中學與廈門理工學院、廈門十中與華僑大學的合作辦學,使樂安中學成為集大附中、杏南中學成為理工附中、廈門十中成為華大附中,利用高校的優質資源,優化與提升了自己的教師隊伍,為教育強區打下堅實的基礎,也為合作辦學探索了成功經驗。

“均衡教育”彰顯美麗廈門共同締造

11月中旬,濱水學校梯形教室里,100多名來自云、貴、川、贛以及福建等地的外來員工隨遷子女,在這里舉行集美區工會獎學金發放儀式。區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工會主席陳清苗與學校領導一起,為這些優秀外來員工隨遷子女頒發了工會獎學金。

從2010年開始,集美區委、區政府結合民生工程,打造60多項社會救助于一體的“綠洲計劃”,其中涉及教育救助、教育助學金等方面的多達七八項,而集美區工會的外來員工子女獎學金只是其中一項,它每年資助優秀外來員工子女200名。

與集美區工會一樣,集美區僑促會、商會、慈善會、外商投資協會以及各鎮街也都先后設立教育基金、獎學獎教金等各種捐資助學基金,總金額每年達900多萬元。既獎勵品學兼優的城鄉學子,又扶助了農村貧困生。集美區教育局局長黃衛靈說,這些助學金、獎學金,幫助的是城鄉中小學經濟有困難的孩子,不讓一個孩子因經濟困難失學。這也是均衡教育的一大重要組成部分,也彰顯美麗廈門共同締造。

據了解,集美區在實施均衡教育過程中,大力落實城鄉新建、續建教育基礎設施擴建項目,每年投入200多萬元在進城務工子女比較密集的區域開通公交車學生專線,免費接送各校學生,確保隨遷子女安全上學放學。2011年又出臺殘疾兒童少年隨班就讀工作實施辦法,全面實施殘疾兒童的特殊教育,形成了以特教輔讀班為骨干、以隨班就讀為主體,以送教上門和社區教育為補充的特殊教育體系。2012年起集美區特教輔讀班生均公用經費按普通初中生標準的6倍撥付,特教學生生活補助也提高到每生每年1500元。同時投資2585萬元在灌口新建一座總面積1.2萬平方米的特殊教育學校,預計2014年秋季可竣工交付投用。

一個均衡教育,促進全面發展,彰顯美麗廈門共同締造的教育新局面正在集美形成!

責任編輯:金婷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心情榜    
相關新聞
相關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