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色影院}-精品欧洲av无码一区二区男男,日本熟妇乱人伦免费,成人爽a毛片免费,亚洲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四区高清,久久中文字幕无码中文字幕有码,高清国产免费观看视频在线

文明風首頁 > 我評議身邊好人 > 活動動態
2022年第一季度“中國好人榜”福建省推薦候選人公示
http://976uc.com?2022-02-22 11:38:37 來源:省委文明辦 責任編輯:蘭楚文

根據中國文明網《關于開展“我推薦我評議身邊好人活動”的通知》有關要求,現將我省擬推薦的2022年第一季度“中國好人榜”候選人名單及事跡進行公示。在此期間,歡迎群眾來電、來信,向中共福建省委文明辦反映情況。

公示時間:2022年2月22日至2月28日(5個工作日)

聯系電話:0591-87891973

來電時間:公示期間上午8:00-12:00、下午14:30-17:30

來信投遞:省委文明辦綜合處(福州市晉安區六一北路233號新聞大廈311室),郵政編碼350013


省委文明辦

2022年2月21日


敬業奉獻


人民教師31年篤定育人獻身教育事業

陳煒,男,1968年12月出生,生前任福建省福州第三中學校長、黨委副書記。從教31年來,陳煒始終堅持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忠實踐行教育工作者的初心使命,潛心立德樹人,傾心關愛師生,把畢生精力無私奉獻給教育事業,把全部心血傾注于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身患重病仍堅守教育一線,在生命垂危之際仍念念不忘學校師生。2021年12月5日,陳煒因病醫治無效,不幸逝世,年僅53歲。曾獲福建省五一勞動獎章。

信念堅定 愛生如子

陳煒推進將黨組織建在教研組上,落細落小落實五育并舉;倡導“眼里有光、臉上有笑、手中有活、心中有愛、肚中有貨、腿上有力、腳有方向”的“七有”學生培養理念,構建“博雅課程”體系,打造自我獨立、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三自”育人模式。在參加的最后一次升旗儀式上仍堅定告誡師生“堅定中國紅、樹立凌云志”。

陳煒堅持以學生為中心,善于有教無類、因材施教,推動所在學校大力發展德育、體育、美育,推動構建課程中心、體育中心、藝術中心等支撐體系;關心學生從學業成績到人際交往、從后勤保障到睡眠質量的每一個細節,注重家校共育,想方設法緩解家長焦慮;反復強調“別人家有的,我們的孩子也要有”,提倡“樂于傾聽拔節孕穗的美妙聲音”,主張俯身傾聽、容許試錯、寬容失敗,給予每名學生平等的教育和關愛。在彌留之際仍用微弱的聲音念叨“學生”“上課”,甚至拔掉身上的管子沖出病房要去學校工作,終其一生守護學生成長成才。

勇挑重擔 甘為人梯

陳煒倡導“生命因責任而高貴”理念,敢闖敢試、敢為人先,是拼搏奮斗的探路者,一心為學校發展謀新局、開新篇,在辦公桌上隨處可見他對學校規劃的“思維導圖”和點滴思索;以服務福州發展的長遠戰略目光帶領福州八中高中部整體搬遷到三江口片區,走出了一條“敢為人先”的治校之路;以超凡魄力推動成立福州三中教育集團,一人身兼四個校區法人代表,每周奔波于不同校區之間,總行程達到27248公里;以推動基礎教育改革發展的專業視角探索完善寄宿制高中管理機制,首創福州八中中澳班、中美班、復辦初中部;以實干精神激發團隊干事創業精氣神,用精致化管理促進學校科學發展。癌癥晚期,他仍堅持站在一線推介學校發展理念及成果,用短暫的一生辦好多所老百姓身邊的好學校。

陳煒堅守“教育大計、教師為本”理念,強調“教師是教育發展的根和魂”,主導實施青年教師“春筍培養計劃”、中年教師“大先生榜樣計劃”、骨干教師“擴展平臺計劃”,傾力打造科學合理的教師結構;潛心關愛青年教師成長,制定青年教師培養方案,毫無保留地同年輕教師交流思想、傳授教學及工作經驗技巧;大膽使用有潛力、有能力、有魄力的優秀人才。在重病期間,他仍不忘關心教師實際需要,用顫抖的手指編輯發送叮囑教師們“要照顧好身體”的信息,嘔心瀝血打造了一支高素質專業化的教師隊伍和教育管理團隊。

淡泊名利 克己奉公

陳煒堅持大公無私、先人后己,為人低調謙遜、善于團結,在他的備忘錄里永遠都是教育教學的事,永遠都是教師和學生的事,對于師生的困難問題總耐心傾聽,常以“沒關系、不要緊、慢慢來”鼓勵師生;默默克服常人難以想象的病痛,始終以樂觀感染身邊人、以希望激勵身邊人,在手術后說話艱難時仍像常人一般努力發聲交流;每有人善意提醒他個人榮譽太少、建議他多為自己著想,他總說“要把機會留給老師”;始終堅守廉潔自律底線紅線,規范管理、筑牢防線,未有負面傳聞和不良評價。陳煒以實際行動體現了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凈凈做事的純潔操守,成為師生群眾交口稱贊的“一名純粹的人”。(來源:福建省委文明辦 責任編輯:嚴迪)

敬業奉獻

英雄消防員用生命詮釋“最美逆行”

張曉杰,男,1985年8月出生,中共黨員,福建漳州人,2003年12月入伍,生前系泉州市消防救援支隊特勤大隊二站站長助理。入隊十八年來,張曉杰始終沖鋒在前,累計參加滅火救援戰斗5300余起,先后參加“5·12”四川汶川抗震救災、“4·6”漳州古雷爆炸起火事故救援、“3·7”泉州欣佳酒店坍塌事故救援、跨區域增援江西抗洪救災等多起急難險重任務。先后榮記個人三等功4次,入選“福建好人榜”等。2021年11月27日,在撲救晉江市陳埭鎮一廠房火災時壯烈犧牲,年僅36歲。

不畏艱險 舍生忘死

2021年11月26日20時45分,泉州市消防救援支隊指揮中心接到報警,泉州晉江市陳埭鎮鵬頭村某鞋材廠發生火災。起火廠房縱深比較大,是貫通的中庭式廠房,加上當日有8到9級陣風,現場濃煙滾滾,火苗不斷往外翻卷,隨時有向毗鄰廠房、住宅蔓延的危險。

作為站長助理、救援“老兵”、增援骨干的張曉杰考慮到現場險情復雜,把相對安全的供水崗位留給隊友,主動要求加入攻堅小組,帶領攻堅組在一樓西側設置水槍陣地,堵截火勢蔓延。期間,張曉杰外出更換空氣呼吸器時,看到預備消防戰士李古都正背著空氣呼吸器往里走,就把他的“搶”了過去,對他說:“里面危險,你在后面鋪干線,我進去就行了。”在每次滅火救援中,他都是這么“自私”,總想著把危險留給自己,把安全留給兄弟們。27日凌晨,火災現場風力增大、風向突變,大量高溫濃煙撲向一樓西側,水槍陣地周邊的塑料米堆垛,在高溫濃煙下瞬間轟燃,導致前突滅火的張曉杰被困,壯烈犧牲。

攻堅克難 竭誠為民

2020年3月7日,泉州市欣佳酒店發生樓體坍塌事故,71名群眾被困。在先后利用破拆器材救出4名被困人員后,張曉杰在一縫隙間發現了一名奄奄一息的男子。他不顧個人安危,擠入縫隙,用手牢牢托住男子肩膀,防止其下滑,同時背腳協力,用力撐寬縫隙,緩解男子壓迫感。“再堅持一下,我們做好固定,撐開縫隙,馬上就能把你救出來”,他堅定地鼓勵被困男子,并與戰友就地取材,利用身邊的破損床單,制作緊急止血帶。“先拉住腿,擴張器再慢慢撐開!上面往外救人,我在下面頂著!”張曉杰一邊指揮施救,一邊關注被困男子身體狀況,正是因為他和戰友們的不拋棄、不放棄,這名男子很快被成功救出。

以身作則 甘于奉獻

作為隊站服役時間最長的消防員,在榮譽和待遇面前,張曉杰總是發揚風格、先人后己。參加消防工作十八年來,每到推薦立功受獎人員的時候,他都是往后靠,把榮譽讓給別人。在“3·7”泉州佳欣酒店坍塌救援中,因為表現突出,隊站黨支部擬推薦他為記功獎勵對象,他卻說:“別的同志比我更需要,我已經立了四次功了”。2021年地震拉動演練結束,支隊讓每個參戰隊站都上報一個先進典型,他自己做了很多的工作,卻不會為自己去爭名奪利,還是想著去推薦其他同志。他總是笑著說:“我都這么老了,還爭這些干什么,把機會多留給年輕人。

英雄已逝,浩氣長存。張曉杰在獻身消防事業、心系人民安危的紅門歲月中,一步一個腳印地踐行了習近平總書記“對黨忠誠,紀律嚴明,赴湯蹈火,竭誠為民”總要求,在他身上體現了應急救援“主力軍、國家隊”的責任擔當,彰顯了消防指戰員舍己忘我、顧全大局、臨危不懼、敢于獻身的英雄本色,用實際行動踐行了對黨、對祖國、對人民的無限忠誠!(來源:福建省委文明辦 責任編輯:嚴迪)

誠實守信

廈門老字號傳承人用誠信守住父親的“金字招牌”

吳民祝,男,1958年出生,福建餐飲業十大小吃品牌、廈門老字號“吳再添小吃店”的總經理,中式烹調師高級技師。作為老字號的傳承人,他不忘初心,謹記父親“誠信為本、貨真價實、薄利多銷、服務大眾”的經營理念,身體力行,用對古早味的堅守,對品質的把控,守住廈門人舌尖上的記憶,傳承和弘揚廈門美食文化。曾獲得“2016年福建100位名廚”“資深級閩菜大師”“閩菜宣傳推廣大使”等稱號,并入選“福建好人榜”。

用新鮮的食材做地道的風味

1995年,吳民祝開始從事餐飲行業,2005年正式從父親吳再添手上接過小吃店。守住父親的金字招牌,守住老廈門的味道,這是一份沉甸甸的責任。吳民祝說:“說簡單也簡單,說難也難,無非就是幾個字:做事認真,誠實守信。”

早上5點半出門,半個小時后吳民祝準時出現在美湖路的小吃店,安排起一天的工作。7點,店準時開門,迎接老廈門人和游客。

堅持用最新鮮的食材,每一批新鮮出爐的小吃,他都得看一看、聞一聞、試一試,確保口味純正。全流程把控食品質量,吳民祝坦言真的很累。

對于員工,他也用心培養,把每一道工藝講清講透,員工才能知其所以然,嚴守工藝和程序。以蘿卜糕為例,菜如果沒有煮爛就下米漿,菜和米漿無法粘合,反而會分離;醒發做包子的面團也需要恰到好處,包子才能“立”起來。如果醒發過頭了,包子皮會收縮變硬;搟皮一定得搟上七八遍,如果次數不夠不能把空氣壓出來,包子不Q,會影響口感。

嚴把食品安全關精打細算讓利顧客

嚴守傳統的味道,同時堅持著對食品安全的承諾。他說:“老工藝也要與時俱進,遵守食品安全相關法律法規的要求。比如硼砂就是堅決不能使用的。”

為了研發制作油蔥粿用的堿水,吳民祝拜訪了多所高校的教師,還到外地的烹飪協會交流。最終耗時半年,經過反復實驗,利用植物堿研制出堿水。植物堿要泡高溫水、煮、溶解、冷卻、反復沉淀過濾,12天才能完成一批堿水的生產。每次生產出來的堿水,他都主動送檢。

一碗鹵面只要7元,有三層肉、叉燒還有灌腸,口味又好。物美價廉的背后,是吳民祝的精打細算,把利潤讓給顧客。他說:“包粽子用的蝦干、香菇,泡發的水不要倒掉,用來當面湯底的原材料,讓客人少花錢就能吃到好味道。”

開展公益活動傳承美食文化

“吳再添”是金字招牌。有人問,為什么不開分店,可多賺一點。吳民祝說:“小吃是純手工制作,如果開分店,品質難以把控,不能砸了口碑。”

如今小吃店經營著20多種老廈門小吃。他正努力打造食品的標準化制作流程,更好地把傳統小吃交給下一代。不僅如此,他還常常在店里組織開展廈門美食文化的傳承活動,為青少年講解廈門的美食文化,讓他們自己動手體驗制作、親自品嘗,真正參與美食文化的傳承。(來源:福建省委文明辦 責任編輯:嚴迪)

敬業奉獻

檢察官帶病堅守崗位 燃盡生命照初心

陳月華,女,1973年10月出生。她熱愛檢察事業,以滿腔熱情強化自身能力,完成從一名非法律專業學生到檢察業務骨干的華麗轉變。她隱瞞病情,在人生最后的三年時間中一邊工作一邊與病魔的斗爭,彰顯甘于奉獻的高尚情操。她先后榮立“個人三等功”2次,獲評“全省檢察機關監所檢察業務標兵”“福建好人榜”。2021年4月25日,陳月華同志因長期患病醫治無效去世。

她甘當春泥猶如“母親”般將愛傾注

“機關工會還有些收尾工作,我忙完這一陣,一會就走。”2021年4月12日,早已請過病假的陳月華意外出現在辦公室。誰也沒有想到,這個笑著應答同事“一會就走”的人,會在幾分鐘后猝然倒下。因為陳月華的“隱瞞”,直至其臨終時,朝夕相對的同事才知近3年來,陳月華一直在與病魔進行斗爭。

為了不影響工作,陳月華18次利用周末、節假日時間赴上海等地化療。直至去世前,她仍是寧德市檢察院第六檢察部辦理案件數最多的檢察官。

陳月華對檢察事業的熱愛是所有人有目共睹的。2016年,寧德市檢察院成立未檢辦。陳月華積極探索推行未成年人刑事執行檢察、民事行政檢察業務統一集中辦理試點工作,推動寧德市、福安市、福鼎市看守所建立未成年人案件工作區,堅持“辦一個案件、救一個孩子”的宗旨,完善保護性辦案、社會化幫教、修復性救助、多元化普法“四位一體”的未檢工作模式。她參與指導創立的福鼎市檢察院“紅樹林”、蕉城區檢察院“金貝殼”和福安“安小檢”,更是形成了未成年人檢察工作品牌,發揮著積極的社會效應。

為更好地糾正“不良”未成年人的心理和行為問題,陳月華在辦好案件的同時,注重加強指導基層檢察院做好失足未成年人的“臨界預防”工作。識別篩選、心理疏導、普法教育、跟蹤問診的全鏈條閉環預防幫扶,切實阻斷了“臨界少年”向罪犯演化。

她溫婉柔弱卻把案件辦成標桿

在辦理一起強奸幼女案時,由于被告人否認犯罪事實,并質疑被害人年齡。而當時,還在復健期間的陳月華身體狀態并不理想。為了核實案件證據,她忍著病痛一次又一次走在泥濘的山路,一次又一次走訪調查取證。憑借著這份較真、這份韌性,陳月華最終補充了19份新證據,被告人終于低下了頭。這只是陳月華辦理案件“較真”“求極致”的一個縮影。她將經手的每一起案件都辦成了標桿,她參與指導辦理的謝某某等人組織、領導黑社會性質組織案入選最高檢“依法嚴懲利用未成年人實施黑惡勢力犯罪”典型案例,辦理的吳某某猥褻兒童案被最高檢評選為典型案例。

初心盡在無聲處,韶華不負檢察藍。將半生青春年華獻給檢察事業的陳月華,用勤勉敬業、腳踏實地的工作精神,正直善良、甘于奉獻的高尚情操,詮釋了新時代檢察官的使命擔當。(來源:福建省委文明辦 責任編輯:嚴迪)

孝老愛親

小女子用瘦弱的肩膀撐起貧困家庭的一片天

翁秀菊,女,1971年9月出生,福建省三明市三元區翁墩社區清潔員。翁秀菊一家6口,老幼病殘,全靠她一人支撐,生活困難。白天,她在社區做衛生,下午到飯店做傳菜員,20年來櫛風沐雨、吃苦耐勞,用瘦弱的肩膀撐起了家庭的一片天。鄰居們都說:“翁秀菊是社區里最勤勞、最賢惠的女人”。入選“福建好人榜”。

用愛溫暖一家人

2001年,經老鄉介紹,在大田縣廣平鎮當養路工的翁秀菊認識了當時在三明水泥廠做化驗員的劉少云。劉少云年少的時候,一次玩耍不慎摔傷,左腳掌的前半部分被截去,后來又因用藥不慎,造成雙耳失聰,與人交流只能靠紙筆。但當翁秀菊知道他是個善良老實的男人后,便不顧家人的反對,沖破重重阻力,毅然嫁入了這個貧苦的家庭。

幸福的生活剛開始沒多久,厄運就接踵而至,落在了這個弱小女子的肩上。起初是患哮喘病多年的公公病情加重,只能臥病在床,不但增加了醫藥費,還得家人寸步不離地照顧;緊接著因水泥廠改制搬遷,丈夫劉少云和小叔子雙雙下崗。劉少云因腳有殘疾又加上失聰,多次找工作無果返回,身體還日漸不好,有時連家務都幫不上忙;小叔子下崗后不久,便患上精神疾病,生活無法自理;而婆婆已年老體弱,幼小的兒子嗷嗷待哺,20年來,一家6口的生活靠她一個人工作撐了下來。

2017年,翁秀菊母親癱瘓了,讓這貧困艱難的家庭更是雪上加霜,為了更好的地照顧母親,翁秀菊把母親接到身邊照顧,沒房子住,她就在樓下租了一間柴火房,將媽媽安置其中,一日三餐按時送至,吃藥洗漱也是一手照料。

翁秀菊的婆婆含著眼淚說:“真怕秀菊也病倒了,那一家老老小小要怎么辦?”秀菊握著婆婆的手安慰說:“我再辛苦幾年,這樣的困難總有一天會改變的。”秀菊心里只有一個念頭,只要自己用心付出就能得到幸福。

省吃儉用為一家人

“我們這個家是不幸的,可我這個老太婆又是幸運的,上天給了我一個這么好的媳婦。秀菊進這個家,從來沒為自己添過一件新衣,幾乎都是揀親友的舊衣服穿。她在外面做得那么辛苦,回來還要和我一起做家務、照顧病人。沒錢買菜,我就和秀菊到后山自己種了些青菜,一年到頭幾乎沒買過肉,最常吃的就是米和青菜拌在一起煮的飯。二十年了,她從沒嫌棄過這個家。”翁秀菊70歲的婆婆說起這些,已是潸然淚下。

為了省錢,秀菊從省米做起,做飯“加水不加米”,少煮干飯常煮芋頭稀飯;做菜“一菜三吃”,把空心菜桿與葉分開炒,再把菜葉煮成菜葉湯。她知道孩子正在長身體,需要營養,鄰里送的魚都要留給他吃,有時還會買幾個雞蛋給他補充營養。

用心工作支撐一家人

在居民們的眼中,翁秀菊不僅是公婆的好媳婦,孩子的好母親,丈夫的好妻子,小叔子的好嫂子,還是大家公認的好鄰居。她所負責清掃的小區衛生,目之所及,均是一塵不染。

翁秀菊為了增加收入,上午她在社區做衛生,下午就到列東飯店當傳菜員。現在,她每天凌晨5點便得起床,做小區的保潔工作,中午再清掃一次。下午,她便到列東飯店,打掃衛生、端盤子、洗碗。要等到客人散盡,將杯盞清洗消毒完畢后才能回家。這時,往往已是凌晨一兩點。而翁秀菊每晚睡眠也就兩三個小時,天天如此。

面對生活中的種種艱辛,翁秀菊卻說:“公公、婆婆、丈夫、小叔子、孩子,他們都是我的家人,我照顧他們是應該的。”就是這樣一位普通又善良勤勞的女子,不懼生活苦難,用愛為這個命運多舛的家庭撐起了一片天。(來源:福建省委文明辦 責任編輯:嚴迪)

助人為樂

愛心義工9年堅持志愿服務超4000小時

楊海燕,女,1976年10月出生,中共黨員,現任福建省南安市義工協會常務副會長兼協會支部黨務工作者。楊海燕熱心公益事業,于2013年參加南安義工協會,是南安義工協會公益活動的組織者之一和骨干參與者,策劃組織并親自參與了近百次公益活動,贏得了義工組織和社會各界的贊揚和贊譽。曾獲得福建省五星級志愿者、福建省紅十字會五星級志愿者、福建省優秀義工、福建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志愿者,并入選“福建好人榜”。

踐行初心 志愿之路不停步

楊海燕自2013年加入南安義工協會后,身體力行、積極開展志愿服務活動,傳遞志愿服務溫度。她熱心公益事業,關注老、幼、貧、殘等社會弱勢群體,每年組織到南安市翔云、眉山、蓬華等山區探望孤寡老人,為他們送去了米、油和生活用品,并組織醫療隊和理發隊上門義診和理發,6年來,共開展義診和理發1050余次。2016年以來,楊海燕多次對貧困學生進行了走訪慰問,除了給予物資幫扶,還進行學業和心理幫扶。此外,她還組織實施制定幫扶計劃,經過實地走訪核實200多條求助信息后,開展“百人助學”活動,對其中的114人進行幫扶助學,給予學子們物質和精神的強大支撐,讓他們的學習生活得到了保障。

帶頭抗疫 全心護群眾

2020年初,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亂了每個人的生活節奏,面對群眾出行未戴口罩、走親訪友等情況,楊海燕以強烈的責任意識,迅速組織南安義工協會的義工們采取無接觸式行動,帶上喇叭、擴音器、宣傳手冊走街竄巷,向商戶民宅宣傳防控知識,或沿著公路、或下鄉村農戶,一點一滴地把防控知識宣傳開來,做到了防疫防控宣傳全覆蓋、無盲區,全力投身疫情防控工作。

作為疫情防控志愿者,楊海燕還全力配合當地政府做好發配送防控物資和站崗檢測工作,帶頭值勤,累計排查對象近1000人次,過往車輛約1000臺次。并組織采購防控物資捐贈相關醫院急用,先后捐出1800雙醫用手套、70瓶消毒液、1.6萬個口罩等。發揮著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帶頭落實疫情防控責任,齊心協力打好這場疫情阻擊戰。

楊海燕說,有愛就有希望,讓愛無限傳遞,讓更多需要幫助的人得到幫助,為社會創造更多的愛心,更多的溫暖,更多的笑聲。她也總是說一個人的能力是有限,只有大家齊心協力,自覺自愿為社會服務,世界才會更加美好!楊海燕用共產黨員堅定的信仰和溫暖的愛心,在平凡中綻放出美麗的志愿之花。(來源:福建省委文明辦 責任編輯:嚴迪)

孝老愛親

下崗職工照顧癡呆丈夫和殘腿婆婆 撐起家庭的希望

成才鳳,女,漢族,1966年11月出生,福建省龍巖市漳平市菁城社區居民。這位普通質樸、心地善良的下崗職工16年如一日,傾心照顧生活無法自理的癡呆丈夫和年邁腿殘的婆婆;自謀生計,獨自含辛茹苦地將兒子撫育成人,在與親人一路相隨的歲月里,詮釋不離不棄的感動,鄰里街坊有口皆碑。成才鳳入選“福建好人榜”。

患難夫妻顯真情

1989年,成才鳳與曹平喜結伉儷,與公婆一起生活,兩年后生育獨子曹子君。在此后的30年光陰,成才鳳一路走來,命運多舛,艱難坎坷。

1994年,一場惡疾驟降這個溫馨幸福的家庭,成才鳳突發甲狀腺癌!在生與死的較量中,成才鳳度日如年 ,幾乎萬念俱灰。曹平安慰道:“病痛在你身上,但痛在我心里,你一定要堅強樂觀,我會一直陪伴在你身邊。”30天后成才鳳康復如初,精心照料她的丈夫卻消瘦了一圈,但夫妻倆更加恩愛。

2000年,成才鳳與丈夫從城關木材公司下崗,她獨自經營一家小裁縫店,勉強彌補拮據的家庭開支。2005年,丈夫橫遭車禍,腦部重創出血,昏迷長達半個月。醫生說:既便搶救過來,也有可能是植物人。“既是成為植物人,我也要照顧他一輩子!”面對聞訊趕來的公婆,成才鳳的態度十分堅定。她放下手中的裁縫活計,先后輾轉漳平市醫院、三明市醫院,日夜陪護丈夫治療三個多月。

不離不棄愛無言

雖然成才鳳的丈夫脫離了生命危險,但不幸留下了嚴重的腦殘后遺癥:不僅喪失記憶,生活完全不能自理,而且隨地大小便……如同“大號”的癡呆幼兒。成才鳳無微不至地照料丈夫的吃喝拉撒,從未怨天尤人。2007年,丈夫因腦部積水再次入院治療,岀院后每年都會伴發周期性的癲癇病。面對接二連三的折磨,成才鳳始終沒有放棄一線希望,想方設法尋醫求診,恢復丈夫的身體健康。每次從醫院接回丈夫時,她總是含著淚對公婆說:“活著就好,活著就好。”可又有誰知曉,這句樸素的感嘆,飽含了她多少的付出和辛酸。

2010年,公公因患肺癌過世,成才鳳又承擔起贍養婆婆的重擔。婆婆早在1987年就不慎摔倒導致左腿殘疾。成才鳳起早摸黑,一邊忙于裁縫店,撫育兒子成長;一邊照顧好婆婆和丈夫的生活起居,為婆婆和丈夫熬湯喂飯、端屎倒尿、洗梳擦身、換洗被褥,成了她的日常事務。2011年,成才鳳因甲狀腺癌和子宮肌瘤再次住院動手術。“我不能這樣走了,家里的婆婆、丈夫、兒子還等著我!”幾經生活的風風雨雨,磨煉了她堅強的意志。命運有心眷顧,她再次與死神擦肩而過。

2013年,成才鳳的兒子從南京航空航天大學畢業,就業于江蘇省無錫市。至今,盡管丈夫的多次復發癲癇癥,病情仍不容樂觀,但她每次與兒子聯絡時,總是囑咐道:好好工作,不要為你奶奶、你爸和我操心,我們能夠照顧好自己。

生活中有不少歷經磨難而永不屈服、樂觀豁達的婦女,成才鳳便是其中的一位。面對生活的波折,她毫不退縮,以柔弱的肩膀,扛起家庭的“頂梁柱”。為人妻、為人媳、為人母,她愛心呵護,情深無聲,德行得到親朋的好評,鄰里的贊譽。(來源:福建省委文明辦 責任編輯:嚴迪)

助人為樂

鄉村醫生扎根基層守護村民健康

馬俊韜,男,1959年9月出生,漢族,福建省福鼎市管陽鎮西陽村人,他父親是當地小有名氣的鄉村醫生,馬俊韜從小跟隨父親學醫,耳濡目染,長大后回鄉成了一名的鄉村醫生。八九十年代,山村的交通不便,村里生病需要上門就診,馬俊韜不顧遠近,都會立即前往,有時候路途遙遠他更要加快腳步,與時間賽跑。二十多年來,馬俊韜扎根農村看病救人,不管誰家有困難,他都會伸出援助之手幫忙,從不計較個人得失。馬俊韜入選“福建好人榜”。

村民有需要 隨叫隨到

作為鄉村醫生,出診往往要走很長的一段路,而且還要快。有時跑了老遠一趟,看到病人家境特別貧困的,馬俊韜連醫藥費都不敢收。有時候看完了這家,又急匆匆地趕往另一家,遇到心急的患者家屬還是會劈頭責怪一頓,但馬俊韜沒有反駁,依然沉著冷靜地把脈、開方。

16年前的一天早晨,晉陽村村民董某農,由于勞累過度不省人事,家屬帶著他趕到馬俊韜診所。經初步診斷是胃出血,馬俊韜馬上打了120。急救車來后,醫生一檢查,認為患者幾乎沒有生還的可能。但家屬苦苦哀求馬俊韜給病人醫治,馬俊韜看著家屬悲痛無奈的臉,擔著可能會被誤會的風險,連續出診了兩個星期,病人終于漸漸好轉過來,現在老人已經八十多歲了。

半夜被叫醒去看病,那也是常有的事,遇到這種情況,不管多晚,馬俊韜從不推辭,一叫馬上就起床,提上藥箱就往患者家里趕。十幾年前,本村一名叫吳某小的村民,晚上十二點突然劇烈頭痛,他七十多歲的老父親在黑夜里多處求醫,都被醫生以各種理由拒絕出診。可當他來到馬俊韜診所時,馬俊韜二話沒說,立馬趕到現場,仔細診察,發現吳某小血壓很高,馬俊韜一邊給患者輸液,一邊吩咐家人叫救護車。那晚馬俊韜一夜沒睡,守著病人一直等到天亮時,看到救護車到達才放心離開。

村民有困難 立刻救助

馬俊韜作為一位醫生,不但給人治病,有時還要自己掏錢給病人墊付醫藥費。當遇到醫療條件有限時,馬俊韜會立刻告知病人趕緊到醫院治療。有些病人來得匆忙,或家里經濟條件不好,一下子無法湊夠所需費用,馬俊韜總是毫不猶豫拿出錢來借給病人先去治病。

2020年8月6日傍晚,村民吳某斌在他診所旁的一家面店吃面時,突發心臟驟停,整個人倒在地上,不省人事。正在診所門前納涼的馬俊韜聽到動靜,趕緊跑了過去,他看到患者已經臉色發黑,又摸了脈博十分微弱,二話不說,開始使勁按壓患者心臟,用之前學過心臟復蘇術立刻施救,心中只有一個念頭:希望患者早點蘇醒過來。按壓了十幾下后,患者依然一點動靜也沒有,馬俊韜又將患者抱上一條矮凳上,讓其后背頂著凳子,又按壓了十來下,突然,他驚喜地發現,患者有反應了,趕緊讓病者家人聯系車輛將其送到醫院,患者最終轉危為安。

古道熱腸的馬俊韜,一次又一次用自己的熱心與真心,幫助患者贏得了時間,幫助他人度過難關,堅持守護鄉親們的健康。(來源:福建省委文明辦 責任編輯:嚴迪)

中共福建省委文明辦主辦
東南網承辦
文明風網 版權所有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閩新備 20060504號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