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色影院}-精品欧洲av无码一区二区男男,日本熟妇乱人伦免费,成人爽a毛片免费,亚洲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四区高清,久久中文字幕无码中文字幕有码,高清国产免费观看视频在线

文明風首頁 > 我評議身邊好人 > 活動動態
8月份“福建好人”評選揭曉
http://976uc.com?2020-08-31 15:00:00 來源:?文明風 責任編輯:康金山

文明風8月31日訊  記者日前從省委文明辦獲悉,經專家線上評審、網絡投票、綜合小組評議等程序, 陳賢亮等10人(組)入選今年8月份“福建好人”。

助人為樂

陳賢亮,男,中共黨員,1986年11月出生,現任漳州市漳浦縣海洋與漁業局黨總支宣傳委員、辦公室副主任。他是一個平凡的人,卻有不平凡的人生經歷。2003年高中畢業即響應國家號召成為一名軍人,在部隊服役14 年,而立之年從廣東消防部隊轉業回到家鄉工作。作為一名軍隊轉業干部,骨子里潛藏著與生俱來的真、善、美鑄就了他助人為樂、無私奉獻的品質,他不負青春、不負信仰,用他的凡人善舉回報社會,受到廣大群眾的一致贊譽。

張聰妹,女,1941年11月出生,泉州市泉港區后龍鎮上西村后張9組村民。家中育有四子,丈夫在孩子還很小的時候就過世了。從此,張聰妹含辛茹苦的撐起一個家,從不喊苦,樂觀向上,孩子們在她的教導下紛紛長大成才。本該享福的老年生活,張聰妹卻依舊熱心于公益,譜寫一曲愛與奉獻的贊歌。

徐化新,男,1966年11月,高級工程師,建筑工程一級建造師,受聘南京工業大學兼職教授,福建榮建集團有限公司副董事長。他熱心社會公益事業,關愛弱勢群體,扶貧濟困、樂善好施,在此次抗擊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中,他積極響應,履行社會責任,動員力量積極捐款捐物,他的愛心善舉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贊譽。曾獲評龍巖市“扶貧愛心人士”、連城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進個人”、永定區個人“同心抗疫”榮譽。

見義勇為

一臉溫和的淡笑,目視前方的認真,她叫馮秀華,是永安市公共交通公司郊區車隊801路公交車駕駛員。別看她小巧溫和,有危險的時候,瞬間變成沖鋒向前的戰士。

2019年12月12日,馮秀華在駕駛公交車途經永安火電廠橋頭時,無意間發現路邊有一輛小轎車在燃燒,而且火勢很大。眼見車主急得團團轉而無可奈何的著急神態,馮秀華急忙將公交車駛到安全路段靠邊熄火停穩,然后立即拿上車載滅火器,跳下車沖到燃燒的小轎車的前,按平時學習訓練的操作方法,開足滅火器的“馬力”,幫助小車車主滅火。

李桂新,男,1969年7月生,1987年3月參加工作,上杭縣稔田鎮長灘村村民。現在家務農,種植20余畝蜜柚。2019年8月15日,上杭縣稔田鎮一名兒童在水庫玩耍過程中不慎落入水中,在即將沉入水中的危急時刻,正在水庫邊釣魚的李桂新看到即將消失的生命來不及多想,不顧個人生命危險,急匆匆的跳入水中全力營救落水兒童,最終使兒童獲救。

誠實守信

說起“芋包嫂”的故事,廈港人都能如數家珍。從挑扁擔走街串巷售賣到店面經營,“芋包嫂”走過了近百年的歷程。

上世紀20年代,李文忠的爺爺挑著擔子沿街叫賣起芋包,從鼓浪嶼賣到黃厝,整個廈門港的人都吃過他做的芋包。后來,奶奶嫁給爺爺后也開始學起做芋包,每天起早貪黑靠賣芋包養活八個孩子,年復一年,奶奶做芋包一直做到八十歲,于是有了“芋包嫂”的稱號。后來交給兒子兒媳經營,一代傳一代,現在已經傳承到第三代了。

金新街11號是李文忠的祖宅,也是“芋包嫂”的發源地。后來,由于成功大道拆遷,李文忠將店面遷到了大學路。2013年,退休后的李文忠從母親那接手了店面,成為“第三代芋包嫂”,雖然店面遷移,但味道一直不變。為了留住爺爺傳下來的手藝,還有奶奶守護一生的名聲,李文忠堅信要做有文化、有情懷的店。

敬業奉獻

葉友賓,男,1989年8月出生,三級指揮員消防救援銜,現任明溪縣雪峰消防救援站政治指導員。作為應急救援“主力軍、國家隊”中的一員,他牢記習近平總書記重要囑托,只爭朝夕、不負韶華,愛崗敬業、無私奉獻,踐行初心使命、體現責任擔當,爭做新時代敬業風險青年。曾榮立個人“三等功”3次,獲評全國青年崗位能手、福建省抗震救災先進個人、全省消防救援隊伍優秀警官、優秀黨務工作者和新時代新三明百名擔當作為青年先進(青年平安建設者、青年志愿服務者)等榮譽。

鄭路君,男,1985年12月生,福州市公安局倉山分局臨江派出所四級警長。他十年如一日守護群眾安寧,是老百姓身邊的知心民警,調解鄰里糾紛、響應群眾求助、智擒嫌疑罪犯、重大活動安保、增援汶川救災、主動參與援疆、勇救輕生女子是他入警十多年來的生動寫照。曾獲評倉山區“身邊好人”。

孝老愛親

林亞蝦,生于1953年2月,漳州市龍文區藍田街道東嶼社區的居民。

林素連自從3歲生病得了小兒麻痹癥后,便出現了生活不能自理,無言語能力,肢體殘疾,關節屈曲畸形,肌肉萎縮無力,吃飯要喂,穿衣要幫,上廁所要扶的情況。林亞蝦二話沒說,毅然承擔起了照顧小姑的責任。這一照顧就是43年。同時,張世珍還撫育兒女,收拾家務,里里外外的操持著家里的一切事務。

張雪花,女,1978年3月生在一個貧窮家庭。原生家庭并不富裕的她,父親早早的過世了,家中兄妹三人,兄長患有精神疾病,姐姐遠嫁,留下母女二人承擔家中生計。婚后,又要分擔起夫家的家庭重擔,其公公雙目失明失去勞動能力,婆婆體弱多病終日臥床,需長期吃藥且無法勞動,丈夫身體也不好,無法進行體力勞動,只能做點手工賺取微薄的收入,為了維持家庭開銷,張雪花在垃圾分類督導員的工作之外,還額外打了4份臨時工,洗碗、端菜、保潔……兩個家庭只能依靠張雪花微薄的收入維持生計,而她毅然用柔弱的肩膀扛起了家庭的責任。十幾年來,為了撐起這個家,她起早貪黑,全心全意照顧家中老人孩子,沒有一句怨言,一步步扛著兩個家庭艱難的朝著希望走去。


中共福建省委文明辦主辦
東南網承辦
文明風網 版權所有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閩新備 20060504號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