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色影院}-精品欧洲av无码一区二区男男,日本熟妇乱人伦免费,成人爽a毛片免费,亚洲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四区高清,久久中文字幕无码中文字幕有码,高清国产免费观看视频在线

文明福建
微信公眾

2024年第三季度“中國好人榜”福建省候選人建議人選公示
http://976uc.com? 2024-08-26 08:25:00 來源:省委文明辦 責任編輯:蘭楚文

根據中國文明網《關于開展“我推薦我評議身邊好人活動”的通知》有關要求,現將我省擬推薦的2024年第三季度“中國好人榜”候選人名單及事跡進行公示。在此期間,歡迎群眾來電、來信,向中共福建省委文明辦反映情況。

公示時間:2024年8月26日至8月30日(5個工作日)

聯系電話:0591-87891973

來電時間:公示期間上午8:00-12:00、下午15:00-18:00

來信投遞:省委文明辦綜合處(福州市晉安區六一北路233號新聞大廈311室),郵政編碼350013

省委文明辦

2024年8月26日

烈士家屬信守承諾匠心守護歷史遺跡

沙無濘,女,1949年3月出生,中共閩北臨時委員會舊址講解員。在建甌市城區序五里43號中共閩北臨時委員會舊址紀念館,有一位做講解的清瘦老人叫沙無濘,與共和國同齡的她已經守護這座小樓半個世紀之久。作為烈士劉葆彝的外孫女,沙無濘無償捐贈祖宅,傳承紅色歷史,義務講解38載,累計受眾數達十萬余人。2023年6月,榮獲福建省第二屆“最美文物守護人”;2024年4月,獲評“福建好人”;2024年6月,榮獲第六屆全國“最美文物安全守護人”。

信守承諾堅守祖宅

中共閩北臨時委員會舊址是烈士劉葆彝的故居,90多年前福建革命之火在這里熊熊燃燒。今年75歲的沙無濘是“三一八”烈士劉葆彝的外孫女。1968年,不滿20歲的沙無濘為照顧癱瘓在床的外婆(烈士遺孀),只身從無錫來到母親的老家建甌,一待就是半個多世紀。沙無濘照顧外婆的12年里,聽外婆講述了許多紅色歷史。她清晰記得外婆臨走前的話,“這座小樓是你外公留下的最寶貴紀念,我將它傳給你,你不能作為財產變賣,一定要把它守護好、把紅色精神賡傳下去。”面對老人的囑托,沙無濘含淚應諾。不僅為傳承,更為它是難得的革命遺跡。為了實現對外婆的這個承諾,沙無濘幾十年如一日始終堅守老宅,成為遠近聞名的老宅“守護者”。

1984年,沙無濘與家人們為更好地保護革命遺址、教育后人,自發自愿將故居無償捐贈給當地政府。1985年,中共建甌縣委、建甌縣人民政府撥款修復,并將它辟為中共閩北臨委舊址紀念館免費對外開放。1986年起,沙無濘一邊在建甌縣玻璃廠上班,一邊義務負責中共閩北臨委舊址紀念館的維護和講解工作,1999年退休之后更是全身心投入這項事業中。

沙無濘以紀念館為家,用深情講解和堅守承諾的紅色情懷,為來訪者介紹紀念館及劉保彝等烈士的事跡,真正做到了不忘初心堅守祖宅,信守承諾守護遺跡。三十八載的無私堅守,帶動和激發了無數參觀群眾愛黨、愛國熱情,真正做到了傳承紅色基因,賡續紅色血脈。去年6月,沙無濘被評為福建省“最美文物安全守護人”。

堅持講述紅色故事

沙無濘從1986年起,就志愿擔任起中共閩北臨委舊址紀念館的講解員,介紹中共閩北臨委的建立情況及“三一八”烈士劉葆彝的革命事跡,至今有38年了。作為烈士后代,她一年復一年充滿深情的講解,一直樂此不疲。據統計,38年來,她接待參觀10萬多人次,有時一天就來好幾批參觀人群,她也盡量滿足來預約人群的要求,讓他們以最快速度圓了參觀愿望。

沙無濘自幼聆聽長輩講外公等人的革命故事,講述的閩北臨時省委故事除了看回憶錄、黨史記錄外,還有許多是聽外婆和當年也參加過閩北臨委地下革命工作的外公弟弟口傳的,積累了豐富的故事素材。因此,沙無濘講述的故事生動感人。

沙無濘還整理出近萬字《我家有烈士》回憶錄,為建甌紅色文化提供了一手紅色文史資料。沙無濘是紅色黨史的優秀宣傳者,她說,“我是烈士的后代,講述烈士事跡是我應該做的。這么多年在建甌,我對烈士事跡熟悉些,我的愿望就是要讓更多的人知道烈士事跡。”

張生才:四十余載潛心“專”研 只為柑果更飄香

張生才,男,1960年5月生,中共黨員,現任泉州市永春縣科學技術協會副主席、永春縣農村專業技術協會理事長。張生才從事柑桔科研及技術服務事業至今已40多年。數十年來,他敬業扎根、耕耘奉獻,以助農情懷為初心,在田間地頭書寫了新時代共產黨人滿腔赤誠的新答卷。他創造性研發出柑桔黃龍病綜合防控栽培新技術——永春模式,開發了柑桔無病毒繁育技術,促進柑桔產業持續健康發展。他創建的永春縣天馬柑桔生態標準化基地,輻射帶動永春縣推廣柑桔種植示范片近80個,面積達4萬畝,新增社會經濟價值3億多元,帶動500多戶貧困果農走上了致富路。2020年8月被福建省委宣傳部等評為“福建省最美科技工作者”,2020年10月及2021年6月先后被中國農技協評為“十佳鄉土科技人才”、“最美科技工作者”。

負重破冰 精誠所至

永春蘆柑是中國地理標志保護產品,在國內外市場上享有盛譽,被稱為“東方佳果”。而一提起永春蘆柑的可持續發展,當地人都不會忘記張生才付出的努力和所做的貢獻。

1980年1月,張生才懷揣著呵護橙黃橘綠夢想,入職天馬柑桔場。由于勤于專研,善于學習總結,他很快成長為一名技術骨干,并被提拔為該場科研站副站長。2008年春天,他看著柑桔黃龍病侵襲的情形,寢食難安,心急如焚,隨即決定尋求科研破冰。盡管“人生地不熟”,即便走累腿,磨破嘴,他也無所懼。不到一年,他足跡遍及大半個中國,赴湖北、臨浙江、到廣東,上北京,向院校所站表達思路,訴說愿望。這一年,他瘦了10多斤。不少柑桔科研單位和著名專家都被他的真摯和執著打動,最終如愿推動天馬柑桔場成功牽手華中農業大學,建立了長期科研合作關系,為永春柑桔產業提供技術支撐。

敬業愛崗 實干苦干

萬事開頭難,張生才頂著不同聲音冷嘲熱諷等壓力,深入調研,全面摸底,想著從培育無病毒苗木突破。種質資源哪里來?他陷入困惑。但實干不負韶華,他著手研判資料,編制規程,千方百計從華中農業大學引進“華柑2號”無病毒柑桔良種接穗。創新性應用營養缽繁育技術,生產柑桔良種苗木100萬多株。2016年8月,他主創的“柑桔苗木的繁育方法”獲得國家發明專利。同時,他率先創建全省首個柑桔生態標準化示范種植基地,開展一系列試驗、應用,終于形成防護林隔離、無毒大苗定植、動態更新病樹、全園快速滅殺木虱、矮密早豐栽培等五措并舉的柑桔黃龍病防控“永春模式”,獲國家發明專利一個,實用型專利13個,得到了全國示范推廣、全世界柑桔業界肯定。

矢志不渝 傾力奉獻

“蘆柑是永春的名片,也是鄉村振興的一條路子,我能做大家的生產管理參謀,倍感欣慰,會盡量去做好!”張生才不僅嘴上對很多果農這么說,行動上也是這么做的。

2013年6月一個周末,他到永春一都鎮考察植株黃化現象,深夜歸來的他不辭勞累,徑直趕往辦公室上網查文獻,幾近凌晨,才如釋重負拿起手機給果農發送指導信息。2014年9月,他在福州學習時意外摔傷腿部,等不及傷情完全恢復,就乘車前往七十多公里外的橫口鄉福中村,拄著拐杖為貧困村50多位果農講授當前管理要領,在場果農深受感動,紛紛點贊這位支農貼心人。2017年10月,永春吉好生態農業合作社在開辟200多畝2.0版綠色省力化果園,他冒雨騎摩托車前去指導途中,發生側滑傷及腰骨,仔細交代好規劃事宜,才讓人送醫救治。

近幾年來,由他主講的研討培訓達90多期,8000人次受惠;分發科普資料近30000份,實地服務果農3000人次以上。編撰印發《綠色食品永春蘆柑種植技術》、《果園生態防草地布覆蓋技術》、《永春蘆柑種植技術100問》、《黃龍病疫區永春蘆柑種植管理新技術》等科普教材9000多本,努力滿足廣大群眾對農業科技的需要。如今的張生才,正相繼進行果園營養豐缺診斷、缺素矯正與品質提升、土壤改良配肥等新技術領域探究,滿懷豪情地為提升永春柑桔產業核心競爭力再創佳績、再立新功!

愛心“引路人”讓青春在公益路上綻光彩

沈清華,男,1981年11月生,中共黨員,福建義工總會理事長、莆田義工協會會長、莆田市清和木業有限公司廠長。18年來,沈清華從關愛孤寡老人到幫助困難學子,從助力社區建設到參與環保行動,影響并帶動身邊越來越多的會員奉獻愛心,以行動詮釋善良、責任與擔當。

關愛孤寡老人 溫情傳遞暖人心

2024年7月25日入夜,第3號超強臺風“格美”從莆田市秀嶼區登陸,位于埭頭鎮的90歲老人何金森在家里焦急地等待著沈清華的到來。因為家中土房地勢低洼,每次遇到臺風,必定會有大量積水倒灌家中。臺風剛至,沈清華在安排自家工廠做好防臺作業后,立即趕到何金森家中幫忙把家電、重物抬到高處,門口用沙袋壘高阻擋雨水漫進屋內。何大爺看到忙碌的沈清華,懸著的心也慢慢放下,眼里滿是感激。

何大爺兒子早逝,老伴也已過世17年,留下他與患有小兒麻痹癥的養女相依為命,幸虧有沈清華帶著莆田義工對他的生活照顧有加。何大爺對人常言,沈清華勝似兒子,時常想把自己種的地瓜、花生送給沈,都被沈清華婉言謝絕。其實,何金森老人只是沈清華發起組建的莆田義工協會幫扶眾多孤寡老人中的一員,他們定期對老人走訪入戶、噓寒問暖,無論在生活上還是精神上都給予老人更多的關心和照顧,真正讓他們老有所樂、老有所養。

組建義工協會 愛心匯聚強力量

2006年起,沈清華開啟公益事業。2014年9月,沈清華作為主要發起人,組織成立了莆田義工協會,此舉猶如點亮一盞明燈,吸引無數志同道合的人匯聚而來。他們來自不同的背景,有著不同的職業和人生經歷,但都懷揣著一顆顆熾熱的愛心。在沈清華的帶領下,他們組成了一個充滿凝聚力和戰斗力的團隊,共同為了那些需要幫助的人努力著。至今,莆田義工協會擁有4000多名登記會員、公益服務時長超過20萬小時,是莆田市最具群眾影響力的純民間公益團體。協會每周定期舉辦以關注弱勢群體、成長助學、生態環保、抗災救災等主題的志愿服務,并承辦一些社會公益性宣傳活動等。

近幾年,憑借莆田市公益事業高速發展態勢,沈清華不斷總結組織經驗,創設多個“精品”公益活動。如:每逢春節、端午、中秋、冬至等傳統佳節,組織莆田義工在全市范圍開展“迎節日送溫暖”公益活動,通過在會員內部及愛心企業募捐,籌得物資及資金后送到各縣區孤寡老人、困難家庭手中。莆田市每年幫扶弱勢群體達300戶以上,物資資金價值在100萬元左右。

注重團隊建設 擔當責任展作為

2016年,沈清華被全省九地市義工協會全票推選為第二屆福建義工總會理事長,并帶領全省10萬以上義工成員在福建各地市開展聯動公益活動至今。特別是當年“尼泊特”臺風福州永泰救援行動,臺風引起的強降雨導致永泰山區部分村落斷水斷電、山體塌方、公路堵塞,外部救援的生活物資、水源無法送入,沈清華立即靠前指揮,組織永泰義工形成合力,配合政府,通過人力步行將各類生活物資、水源送入永泰偏遠山村村民手中,受到了永泰政府點名表揚和肯定。沈清華不僅有著一顆熱忱的心,更有著卓越的領導才能。

在他的影響下,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到義工隊伍,共同傳遞著愛與希望。他精心組織每一次義工活動,確保活動的順利進行和取得實效。他注重團隊建設,關心每一位義工的成長和發展,讓大家在奉獻中感受到快樂和價值。正是他多年的善舉,先后被授予“全國優秀紅十字志愿者”“福建青年五四獎章標兵”“福建省勞動模范”“福建省五星級志愿者”等稱號。

沈清華認為,公益是一盞燈,照亮了別人,也溫暖了自己。每一次參加公益活動,就像在內心點亮一盞燈,一盞讓人感受到社會溫暖和體現社會文明進步的燈,剛開始點燈的人可能比較少或散,但是只要通過不斷開展公益活動,讓這樣的燈多起來,并匯聚在一起,相信在不久的將來,能夠照亮整個中國大地。

“大家長”用20余年熱血青春播撒人間大愛

施珊娜,女,1970年1月生,龍巖市長汀縣同心學校校長。2014年創辦長汀縣同心學校,至今累計幫扶了600余名困境學生,其中,長期集中照料的孤兒、服刑人員子女等困境學生有58名,長期分散助學的困境學生有297名,不定期以資金、物資等形式幫扶的困境學生300多名。她在公益路上傾灑了近22年的青春熱血。

異鄉扎根,給困境學生一個“家”

2003年,施珊娜與廈門同心慈善會結緣,周末經常帶著孩子去養老院、福利院參加義工活動。一次偶然機會,她結識了長汀一位小學退休校長劉鳳華,兩顆炙熱的愛心交匯,她們決定給困境學生一個“家”。一句客家話都不會講的閩南人,為了一群陌生孩子的未來,放棄了廈門經營多年的企業,扎根在閩西鄉村。2014年6月,長汀縣首家專注困境學生幫扶的公益組織——長汀縣同心學校正式注冊。學校以“類家庭”集中照顧模式以及分散助養助學方式,幫扶龍巖及周邊的困境家庭兒童及服刑人員子女。

既授之以魚,更授之以漁

作為這個特別大家庭的“大家長”,施珊娜四處奔走發動感召身邊的親朋好友及曾經事業上的合作伙伴等,一起捐款修建同心學校餐廳、浴室等,逐步改善學校的生活條件。施珊娜深知物質幫助只是一時的,心靈的堅韌與獨立才是長久之計,同心學校不能是單純地收留和撫養孩子,更要讓這些孩子有享受親情的陪伴和同等的教育發展機會。她充分挖掘孩子們的潛能,引進特色賦能課程,在周末、暑假開設農耕勞作、生活技能、情緒管理等多種素養教育課程,鼓勵孩子們行行出狀元,永遠不要放棄自己,幫助他們在生活與教育上獲得雙提升。

讓生命改變,讓愛循環

20多年來,眾多的孩子在施珊娜的關愛和助力下茁壯成長,每年都有孩子考上理想的高校,成為對國家、對社會有用的人。

“校長,我被復旦大學新聞傳播學卓越新聞人才計劃錄取了。”這是2024年施珊娜最開心的一天,因為四歲就失去父親,家庭困難的彭柏輝考上了心儀的大學,彭柏輝的人生從此有了新的希望。收到通知書那天,小輝給施珊娜的微信里這樣寫道:“今后的人生里,我也要像您一樣在自己力所能及的情況下盡可能幫助別人,到大學里積極參加志愿者活動,在文化上用好新聞傳播的專業知識,參與公益的傳播把愛心傳遞下去。”

在同心學校賦能生命的教育理念下,孩子們傳承了熱心助人的優良傳統,只要有機會,孩子們都會主動回同心學校當志愿者,關愛弟弟妹妹們,有的將工資拿出一部分進行愛心捐贈,盡己所能回饋社會,從受助、自助、走向助人,形成愛的循環。

施珊娜說:“沒有一朵花,從一開始就是花,每個人的生命之花都需要用心去培育,每一個孩子都有被愛的權利”。她的堅持和努力,為困境學生創造了更好的成長環境,改變了許多孩子的命運,讓他們感受到了溫暖和希望,也將愛的力量不斷傳遞下去。

用心照顧癱瘓公公15年,好兒媳筑起暖心家

宋登梅,女,1983年6月生,福建省寧德市蕉城區赤溪鎮勤格村村民。2009年,宋登梅與孫方為結婚后,宋登梅便主動承擔起了照顧癱瘓公公的重任。她細心照顧公公,每天給他擦拭身體,起夜三四次幫他翻身,學著給他剪頭發……15年來,公公身上沒有長過一點褥瘡,房間也被收拾得井井有條,沒讓這位高齡癱瘓老人受到一點委屈。她用行動詮釋孝老愛親,是鄉鄰們交口稱贊的“好兒媳”。

無微不至床前盡孝顯大愛

2009年,宋登梅與孫方為結婚。看到79歲癱瘓在床的公公,她在心里就對自己說,做了選擇就該把公公照顧好。

作為外地媳婦,為了更好地照顧癱瘓在床的公公,宋登梅主動了解公公飲食起居的習慣。公公牙口不好,她就做些清淡可口的飯菜;公公腸胃不適,她就換著花樣做些面條、米飯,還常常給老人洗頭、洗腳、按摩、倒盆,保證被褥每天都是干凈整潔的。

為了讓公公能夠最大程度的休息好,宋登梅每天按照公公的習慣,吃飯、睡覺、擦洗都盡量選在固定的時間段。每隔兩三個小時她就為公公翻身、拍背、洗臉、擦身,端盆。白天重復這些還顯得不太費勁,可到了晚上,每到時間就要起身一樣不落的進行各項照顧工序,就顯得特別繁重。但即使日復一日重復這樣的辛苦,宋登梅從來沒有嫌棄,沒有抱怨。

回憶這些年,最讓宋登梅難以忘懷的是丈夫第一次出遠門。丈夫要好幾天才能回來,擦洗公公身體的重擔,第一次落到她一個人的身上。起初作為兒媳,她還感到十分尷尬,但是她心想:“如果我父親需要人照顧擦洗身體,那我肯定會做這些事,公公也是我的父親。”于是她拋開雜念,認真仔細地為公公擦洗身體。丈夫孫方為從外地趕回來,看到父親衣服干凈整潔,心下感動不已。之后,孫方為也更放心外出工作。

在宋登梅的細心照料下,公公臥床以來,身上沒有長過一點褥瘡,房間里也被打理得井井有條,沒有絲毫異味。

真心付出 她用行動贏得鄰里鄉親贊譽

雖然公公長期癱瘓在床,但為了讓公公有個更好的精神面貌,讓他心里更舒心,宋登梅買了套理發工具,時不時替公公理發、刮胡子。村里人經常和她公公打趣:“你這干凈的樣子,在這個年齡段里妥妥是個帥哥”。對此她公公總會高興地說:“我家女兒照顧的好啊!”

宋登梅經常說:“不管生活怎么樣,人的精神面貌一定要積極向上”。于是,宋登梅也順便用理發工具,經常幫助村里的留守老人免費理發,得到了老人們的一致稱贊。

到如今,作為外地媳婦的宋登梅已經照顧癱瘓公公15年。在照顧老人之余,平日里鄰居有什么需要幫忙、調解的,宋登梅也總是挺身而出。“她一直是一個勤儉持家、尊敬長輩、關愛子女、團結鄰里的好人。”談起宋登梅,村里人贊不絕口。面對大家的贊譽,她只是靦腆地說:“誰都有父母,誰都有老的那一天,勞累和精神負擔并不算什么,夫妻和睦、老有所養、互敬互愛的生活才是全家最大的快樂。”

宋登梅這位普通的農村婦女,展現了孝老愛親、淳樸真誠的情懷,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踐行著為人女、為人妻、為人母的高貴品質。正是她無怨無悔的奉獻,在平凡的生活中演繹著點點滴滴的親情故事,讓家庭充滿了溫馨,充滿了幸福。

“蜘蛛俠”飛身救人贏贊譽

曾達強,男,1968年1月生,福州強達物業有限公司經理。2024年2月28日上午11點許,曾達強冒著生命危險,在沒有任何防護措施的情況下,跨上小區4層樓高的懸空橫梁,一把抱住在上面蹦跳的孩子……避免了一場意外發生。

舍身救人顯風范

2024年2月28日上午11點許,曾達強在新都匯小區巡查,突然聽到有業主驚呼:有小孩爬橫梁上了!他抬頭一看嚇了一跳,只見一個小男孩正在4樓懸空的橫梁上爬來爬去。他趕緊上樓查看情況。只見公共樓道的窗打開著,孩子的家人正焦急地試圖喊回孩子。曾達強從孩子家人口中得知小男孩趁家人沒注意爬到窗外,且孩子患有孤獨癥,溝通障礙嚴重,隨時都有墜落風險,情況十分緊急。

曾達強了解情況后,首先嘗試安撫孩子的情緒,讓其不要慌張,然后迅速思考救援方案。“得先護住孩子!”他一鼓作氣,在沒有任何防護的情況下,跨出窗外,踩上空調外機,迅速跨到了橫梁上,謹慎又堅定地一步步向孩子靠近。橫梁狹窄僅有20多厘米寬,他小心翼翼到孩子身邊后,一把將其緊緊抱住,此時孩子開始拼命掙扎,他一邊穩住孩子,一邊慢慢挪到靠墻的一側,緊緊貼著墻后,再也不敢動彈,就維持著這個姿勢整整20分鐘直到消防員趕來安全救下孩子。

問及當時救人的初衷時,曾達強表示:“救人的時候根本沒有想那么多,這是一個孩子,如果親眼看著意外發生,那太讓人難過了。”這個事件在社區內傳開,住戶們紛紛表達了對曾達強的敬佩。

任勞任怨無小事

新都匯小區有293戶住戶1000多名居民,曾達強作為物業經理,經常與小區居民打交道。從日常維護到緊急處理,從環境美化到居民關系,每一項工作曾達強都認真對待。業主一個電話過來,“曾哥,快來幫忙!”“馬上就到”曾達強總是這樣用帶著熱情的笑聲回復。無論是深夜的緊急維修還是白天的日常咨詢,他都盡快響應并解決問題。“小曾啊,我的燈又不亮了……”,曾達強立馬就帶著燈泡到張阿姨家里更換,雖然換燈泡是小事,但是對老年人和身體不便的人,這可是一個難題。

鄰里間有什么糾紛,他總是熱心地出面調停。下水管道堵塞、管道漏水、幫大爺大媽們拎東西、代收快遞……無論大事小情,當居民有需要,他總是第一時間出現,用自己的專業知識和技能,為大家創造一個安全、舒適、便捷的居住環境。今年7月,臺風“格美”影響福州,曾達強堅守崗位,帶領同事應急維修、雨中巡查、積水清排,忙個不停,為小區居民筑起堅實的安全防線。“老曾平時樂于助人、盡心盡責,是大家的榜樣。”提起曾達強,業主和同事們紛紛豎起大拇指。

黎秀珍:幾十年如一日傾心傳承非遺文化

黎秀珍,男,1946年10月生,中共黨員,福建省三明市泰寧縣文旅局退休干部。黎秀珍是首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泰寧梅林戲)代表性傳承人,從14歲入行到年近耄耋,60多年的舞臺生涯對黎秀珍來說,梅林戲已經融入他的血脈。他幾十年如一日,堅持不懈幫助學校、社區和社會藝術群團組織做好傳、幫、帶工作,傾心傳承泰寧梅林戲文化,積極弘揚時代正能量。

不遺余力救瑰寶

黎秀珍14歲招工進入泰寧縣梅林戲劇團學藝,15歲登臺演出,16歲躋身"臺柱"。隨后,他一路前行,專心致志地傳承弘揚梅林戲文化,塑造了孫悟空、周瑜等幾十個古代人物和楊子榮、郭建光等現代英雄人物,把梅林戲從名不見經傳的地方小劇種培育成祖國優秀傳統戲曲大觀園里的一支獨秀。

梅林戲是清朝乾隆、嘉慶年間流傳于泰寧的地方劇種,2006年5月列入國務院《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由于發展歷程曲折復雜,許多傳統技藝散落民間,隨著民間老藝人年紀的增長,一些口口相傳的傳統技藝隨時都有失傳的可能。

因此,黎秀珍退休后便不辭辛苦,翻山越嶺進村入戶,走遍泰寧山山水水的每個鄉村,每個角落,拜訪民間老藝人,收集整理梅林戲古腳本,影像,音樂各類資料,并從中汲取精華進行理論研究和戲曲創作。出版發行了《泰寧梅林戲發展史》、《梅林戲音樂》等五本專業書籍,他編劇、作曲、導演并參演了《背子趕會》、《金湖情》、《鄒應龍》、《西臺風云》等近二十個戲曲節目,其中《背子趕會》還選入全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珍稀劇種展演,被文化和旅游部授予“精品獎”。2008年被評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項目泰寧梅林戲代表性傳承人。

全心全意育新人

2013年,黎秀珍了解到朱口鎮青云鄉村學校少年宮招募文化志愿者,立即聯系鄉村學校少年宮負責人,主動申請當一名校外輔導志愿者,教孩子們梅林戲戲曲文化。為做好這項工作,他請教有豐富教學經驗的教師,查閱有關中小學生教育方面的書籍,精心編寫好梅林戲戲曲教案,創作少兒梅林戲節目,耐心教孩子表演每一個動作、每一句唱詞。

這一干就是10年,現在他已成為學生最喜愛的校外輔導員。2020年,他為朱口鎮青云鄉村學校少年宮編排的《紅軍不怕遠征難》,被推薦參加全國第三屆《傳承的力量》——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成果展示活動,朱口鎮青云鄉村學校少年宮“傳承項目:梅林戲”也列入“全國中華優秀文化傳承學校推薦名單”。

主動宣講進萬家

一枝獨秀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黎秀珍像一顆永不生銹的螺絲釘緊緊地鎖住梅林戲,十幾年來,黎秀珍主動參加“三下鄉”“我們的節日”“傳統文化進校園”等各類志愿服務活動,率先組建起梅林戲傳承志愿服務隊,實施“梅林文化薪火傳”志愿服務項目,深入農村、社區送戲上門文化惠民,每年組織開展非遺傳承活動30場次以上。

“我是一名共產黨員,現在我最大的心愿就是將梅林戲非遺文化傳承下去,用文化傳播更多的精神文明正能量。”黎秀珍如是說。

平民英雄“飛檐走壁”挽救生命

吳建彬,男,1992年10月生,中國聯合網絡通訊有限公司廈門市分公司社區經理。2024年5月18日,廈門市思明區某居民樓內一名女童懸空頭卡防盜窗生命垂危,吳建彬第一時間挺身而出,徒手托扶近20分鐘,最終小孩成功獲救。

挺身爬樓,奮力托舉

2024年5月18日16時左右,廈門市思明區某居民樓內一名2歲女童獨自在家窗臺玩耍,期間不慎滑倒、掉落窗臺,女童頸部被卡在防盜窗欄桿的空隙之中,頸部以下部位懸空于一樓和二樓之間,臉漲得通紅,大聲哭泣、不斷掙扎,隨時有生命危險。女童的呼救引來周圍群眾的關注,原來,女童的家長趁她熟睡時外出辦事,不料孩子中途醒來,獨自爬上窗臺,不慎滑倒掉落。

在這危急時刻,正在小區內參加公司宣傳活動的吳建彬挺身而出,施以援手。因情況緊急,他在未做任何防護措施的情況下,踩著樓邊的一個箱子,雙手抓著水管往上攀爬。底下的兩名男子拖住吳建彬的雙腳將他往上舉,幫助吳建彬徒手爬上一樓頂層平臺。他一手抓住防盜窗固定住自己的身體,另一只手奮力托起舉起女童,將她的身體往墻邊靠,防止其被卡窒息。同時,面對女童的掙扎哭泣,吳建彬輕聲安撫、耐心開導。因及時得到托舉,女童的呼吸緩了過來,慢慢止住哭泣。

確認安全,默默離開

后來,女童家屬和119、120趕到到場,一同進行施救。吳建彬始終維持著托舉的動作,不曾有一絲松懈,直至救援人員將女童成功解救。期間,吳建彬整整托舉了近20分鐘。所幸救援及時,女童的身體也沒有大礙,但吳建彬卻因長時間的托舉,兩只手都沒了知覺。女童獲救之后,吳建彬沒有馬上離開,而是在旁關注安撫。直到120醫護人員確認女童身體無礙后,吳建彬才默默離開,未留下任何信息。他救援的過程被群眾拍攝了下來,全網都在尋找這位做好事不留名的“托舉哥”。后經過社區民警多方走訪,最終找到了“托舉哥”吳建彬。

英雄義舉,全網點贊

“托舉哥”吳建彬的英雄事跡很快在網上火了,先后受到央視新聞直播間、新華網等央媒的關注,沖到微博熱搜排行榜第二名。“當時,女孩的處境非常危險,我沒有多想,唯一的念頭就是趕緊救人。”吳建彬說。

6月28日,在思明公安分局筼筜派出所,獲救的女童及其家人、轄區民警為吳建彬送上了錦旗和紀念品,女童還鼓起勇氣,給了吳建彬一個擁抱。這一幕幕溫馨的畫面,無不傳遞著社會的正能量與溫暖。

“愛心媽媽”十三年為特教兒童送出上萬份愛心早餐

盧海珍(原名蘆秀麗),女,1973年9月生,漳州市南靖縣船場鎮村民。俗話說,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然而,在漳州市南靖縣卻有這樣一位愛心人士,即使自己身有殘疾,仍然不忘回饋社會。從2011年開始,盧海珍每年每月為特殊教育學校的孩子們送早餐,已經堅持了13年,累計送出了上萬份免費早餐。每個月,如期而至的小小心意,送的是愛,暖的是心,點亮的是希望。盧海珍被評為2023年第二季度“福建好人”,2023年度“感動福建”十大人物。

身殘志堅 自強不息

盧海珍來自南靖縣船場鎮,從小患小兒麻痹癥,雙腿不能行走。2010年,在政府的關心下,盧海珍位于南靖山城鎮的廉租房交房了,一位來自南靖特教學校的朋友前來道賀。交談中她才知道南靖縣也特意為殘疾人設立了特殊教育學校。她萌生了想去看看的想法。她想知道,到底還有多少像她一樣行動不便的孩子?他們在學校都在學習什么?自己又能為他們做點什么?

第一次去特教學校,山里人好客熱情的基因,讓她感覺兩手空空沒帶點什么東西給孩子們很不合適,她就帶了些包子饅頭和豆漿。在生管老師的幫助下,她看著宿舍里的每個孩子都領取了一份早餐,開心地看著他們吃。“第一次知道,原來還有那么多像我一樣的孩子。”盧海珍說。

長期堅守 不止是愛

誰知,這一看便看了13年。13年間,盧海珍自己省吃儉用,把省下的錢拿去買包子、豆漿給孩子們吃,堅持每個月去看一次。往返了一百多趟,累計送出一萬多份早餐。盧海珍的妹妹聽說了,也參與了進來,“她說她也要獻愛心,做了100多份臺灣飯團,不收我的錢。”

有人不理解,說盧海珍自己都是殘疾人需要家人支持,何必要去做這種事,而且那些孩子有父有母,又有學校照顧,有些殘疾孩子的家庭條件甚至比她都好,何苦多此一舉?面對別人的不解與勸說,盧海珍也曾猶豫過,但每一次帶著包子、豆漿去特校看孩子們,孩子們歡呼雀躍,道別時依依不舍對她說“再見”,還一再要求:“阿姨,你還要再來哦,你還要帶包子豆漿給我們吃哦!”她知道她的能力有限,每人一個包子、一杯豆漿,對于別人確實微不足道,但對于這些孩子卻是一種期盼,一種溫暖與關愛!就這樣,13年間,她與孩子結下了深厚的友誼。

奉獻愛心 傳遞希望

2020年冬天,盧海珍為特教學校的孩子們聯系到有關愛心企業,為孩子們捐贈按摩鞋70雙。特教學校的孩子們依次領到了自己的新鞋子,穿上新鞋子的孩子們,臉上露出了燦爛幸福的笑容。“我們都很開心、很激動,我們一定會好好學習,長大成為對這個社會有用的人。”學生簡劍鋒說。

南靖特殊教育學校校長陳和心說:“她不僅給孩子們帶來吃的、穿的,更是給孩子們帶來精神食糧。盧海珍女士教會孩子們跟她一樣自立自強。”

黃艷艷:堅守初心 做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者

黃艷艷,女,1981年12月生,中共黨員,福建省莆仙戲劇院副院長。從藝24年來,黃艷艷在藝術道路上勤學苦練、精益求精,從一名莆仙戲表演新人成長為莆仙戲藝術傳承保護的領軍人之一。作為黨的二十大代表,黃艷艷積極開展黨的二十大精神宣講活動,深入機關、企業、鄉村、學校宣講,推動黨的創新理論在基層落地生根。她常年堅持送戲下鄉惠民演出活動,每年下基層演出200多場,受眾近20萬人次。2021年05月榮獲第30屆中國戲劇梅花獎。2022年9月,作為莆仙戲《踏傘行》女主演榮獲第十七屆“文華大獎”。

勤學苦練二十載 傳承“宋元南戲活化石”

2000年,黃艷艷從學校畢業后進入莆仙戲劇團工作。她不論什么角色都參演,只為多些上臺歷練的機會。有一次,劇團在城廂區華亭鎮一個村莊演出時,突遇大雨,戲臺周圍積水環繞,且水位越來越高。黃艷艷擔心服裝間的戲服和道具被雨水浸泡,就和同事們一起跳進水里,把戲服和道具高舉過頭頂,一趟趟地往高處搬,水位甚至漫過胸口。可她已然忘卻自己不會游泳,一心只想搶救那些演出器材。黃艷艷笑著說,這樣的苦,對早期的莆仙戲演員來說是家常便飯。正是因為對莆仙戲的熱愛,面對困難時,黃艷艷總是泰然處之。那些年,和她一起從藝校畢業的同學幾乎改行了,但黃艷艷仍然堅持了下來。

“梅花”香自苦寒來 文華大獎名揚全國

2021年5月,第30屆中國戲劇梅花獎頒獎儀式在江蘇南京舉行。黃艷艷憑借現場競演劇目莆仙戲《踏傘行》的精彩演繹,摘得梅花獎。時隔21年,莆田市又添一朵“梅花”。黃艷艷說,《踏傘行》有一段繞舞臺一圈的圓場,叫作“粗蝶”。為了在舞臺上展示完美的圓場,每次練習她都要走上二三十圈,直到腳都麻了,才會停下休息。師父告訴她:“麻就對了,多麻幾次就能找到感覺了。”

夏練三伏,冬練三九。在備戰文華獎的過程中,黃艷艷每天都在劇院里排練超過10個小時。為了達到徐春蘭導演的要求,黃艷艷不厭其煩地雕琢自己的每個動作神態、每句唱詞說白。經常其他演員已經休息了,她依然在排練室內反復打磨。2022年9月15日晚,在第十三屆中國藝術節閉幕式上,莆仙戲《踏傘行》榮獲第十七屆文華大獎。這是福建省時隔15年再次獲得這一殊榮。該劇被戲劇界譽為“古老劇種傳承與創新的里程碑之作”“戲曲守正創新的典范”。

千年遺響“守藝人” 堅守舞臺一線薪火相傳

2023年,黃艷艷帶著莆仙戲《踏傘行》首度登上了央視春晚。農歷正月初一從北京回到莆田,次日她就馬不停蹄地來到荔城區黃石鎮東洋村東厝戲臺,參加“村晚”表演。這些年來,黃艷艷堅持在舞臺一線,把精彩的演出帶給觀眾。據介紹,莆仙戲劇院每年下基層演出約350場,受眾近40萬人次。黃艷艷認為,藝術工作者絕不是高高在上的,而是要服務百姓、傾聽百姓,和百姓打成一片。

薪火相傳,培養青年一代人才,是黃艷艷一直以來的重點工作。她入選省級技能大師工作室,傾力教授青年一代莆仙戲演員唱腔及科介表演,指導的青年演員吳莎莎、鄭超凡在省級專業比賽中榮獲金獎。她堅持深入校園指導學生學習莆仙戲科介表演,培養出不少優秀小演員。2022年8月,她指導的市實驗小學的陳韶涵和翁馨在參加第26屆"中國少兒戲曲小梅花薈萃"評選中獲得少兒戲曲個人項目"小梅花"稱號。

“我的戲曲人生,離不開底蘊深厚的莆仙戲的滋養,也離不開鄉親們的支持。”黃艷艷說,作為一名莆仙戲藝術工作者,將堅定劇種自信、行業自信與文化自信,把莆仙戲這一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好、傳承好、發展好。

張珍秀:把傳承紅色精神當作一輩子追求

張珍秀,女,1967年6月生,中共黨員,武夷山市洋莊老區學校大安小學退休教師,武夷山市紅色文化巾幗志愿宣講團團長。1996年5月起,張珍秀義務承擔起“大安革命歷史陳列室”的講解任務。她義務講解武夷山革命歷史28年,開展相關講解、講座2600多場次,聽眾6萬余人次。她普查、收集、整理洋莊鄉70處革命遺址資料,培育了300余名紅色講解員。在這片深厚的紅土地上,她走出了非凡的紅色人生軌跡,把傳承紅色文化作為畢生的追求。2012年12月獲評“福建好人”。

紅色文化的繼承者 革命精神的傳播人

1996年,時任武夷山洋莊鄉大安村黨支部書記高昌寶找到張珍秀,請她擔任大安革命歷史陳列館的義務講解員,陳列館已經5年沒有講解員了。從那年起,張珍秀幾乎放棄所有業余時間,收集、整理閩北革命歷史,為人們義務講解紅色故事。

張珍秀退休之后,初心不減,不管是否節假日,只要接到通知,她都會立即趕回大安。她多次義務培訓和參與培訓紅色講解員,在市婦聯的支持下,成立了“武夷山市紅色文化巾幗志愿宣講團”,帶領宣講團成員開展紅色文化義務宣講,同時還采取“老帶新”“師帶徒”形式到革命遺跡、歷史場館進行實地培訓,錄制的《紅色文化薪火相傳》家教精品課在網上展播,積極推動紅色文化進機關、進企業、進課堂。她在武夷山市城34所中小學義務開展紅色文化德育講座83場,她所開設的德育課程《紅色文化 薪火相傳》,在思想理論優質課程評審展示活動中榮獲省級初中組三等獎、南平級一等獎。

革命五老的知心人 珍貴史料的搶救員

二十多年來,張珍秀邊教學邊義務講解大安革命歷史,資料不足,她就利用業余時間去找資料,或進行實地走訪。在黨的歷史上,有許多被湮沒的歷史,它們藏在“革命五老”的腦海里。隨著老人家們的年事越來越高,這些從未呈現在人前的珍貴史料,面臨著消失的危險。作為教師的張珍秀,教書的口碑好,她去孩子家里家訪,很受孩子的長輩歡迎。一些孩子的爺爺輩、太爺輩是“革命五老”。農村人沒有優越物質條件,對張珍秀這個座上賓,老人家們的回報是講故事。一來二去,春去秋來,“革命五老”越來越少,但他們腦海里的往事都記載在了張珍秀的本子上。

張珍秀編寫的《閩北紅色首府——大安》這本書,最初不過是一本不足4000字的小冊子,經過不懈努力和各級領導的關心,2015年,28.5萬字的《閩北紅色首府——大安》問世了,給大安留下的一份永久的資料。在2017年7月1日這本書與她本人一同上了中央臺新聞聯播。

初心依舊的好黨員 筆耕不輟的書寫者

她參與編輯了多本紅色文化書籍,并積極開展紅色文化宣傳,獲得了不少好評,如參與編輯《武夷山市革命老區發展史》,獲得南平市委表揚。懷著“追尋紅色記憶,傳遞紅色精神,助力老區鄉村振興”的初心,她帶著一群紅色文化愛好者,踏遍武夷山和整個閩北,了解老區的發展現狀,并起草了多份調研報告,在《紅土地》《武夷山》等雜志發表調研文章十余篇,為發展老區產業、弘揚老區精神等建言獻策,如武夷山市老區建設促進會第四屆理事會《工作資料匯編》中18篇調研文稿有13篇來自張珍秀;《中國老區建設》和《紅土地》被刊用稿件35篇,張珍秀有10篇。

“作為義務講解員,我很驕傲,希望能夠將紅色革命的精神代代傳承下去。”張珍秀說。

七旬哥哥不離不棄照顧殘疾弟弟47載

王鏞,男,1952年9月生,中共黨員,福建省三鋼(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退休干部。冬去春來、寒來暑往,王鏞無怨無悔、不離不棄不地照顧殘疾的弟弟,47年的時光里,他不僅成了弟弟的經濟支柱,更成了弟弟人生中的“拐杖”、生活中的“保姆”,用實際行動演繹了一場手足情深的人間真愛。

勇于承擔家庭重擔

王鏞的弟弟王鎮出生于1973年2月,今年51歲。1周歲多時,王鎮患腦炎落下后遺癥,智力殘疾,不會講話,眼睛也看不清,9歲才學走路,生活起居全靠別人照顧。

王鏞家原在莆田仙游,家中無房,長年租房生活。1977年王鏞的父親去世,母親年紀漸長,家中還有兩個讀一二年級的妹妹,無業的大妹妹,和4歲的殘疾弟弟,面對此種情況,王鏞毫不退縮地承擔起了家庭的重擔。王鏞的單位原三明化工總廠機械廠考慮到他家庭困難重重,決定給予大力幫助,協商解決大妹妹工作,讓其補員到父親原工作單位,并分配了一套在三明的房子,把家中4人戶口遷入三明,并把他母親安排到食堂當臨時工,解決他們家庭生活問題。王鏞感激廠里的支持和幫助,更加努力奮斗,一步一個腳印從知青到工人轉干再到中層干部,先后榮獲三明地區工業勞動模范、三明市勞動模范、福建省勞動模范等榮譽。2004年,年近八旬的母親病重,老太太臨終前鄭重地對王鏞說:“我走后,喪事從簡,你弟弟王鎮就托付給你們了,交給你們我放心。”王鏞夫婦許下了鄭重承諾:“媽,您放心吧,只要有我們一口吃的,決不會虧待王鎮兄弟的!”

無怨無悔全力照顧

自母親過世后,弟弟完全由王鏞夫婦倆接手,寸步不離地照顧了20年。弟弟生活不能自理,四季冷熱都辨不清,洗臉、吃飯、上廁所、洗澡、理發、剪指甲等都要像照顧嬰兒一樣細心,面對這樣的弟弟,王鏞從無怨言。

弟弟牙齒不能咬,吃飯用吞,王鏞便將三餐食物煮爛、攪爛拌飯,肉蛋水果青菜精心安排,做到營養均衡。弟弟長年躺臥,為避免四肢僵硬,王鏞夫婦每天早晚帶著弟弟在家里走動,活動手腳。弟弟不知冷熱,王鏞每天為他洗澡、穿衣,勤洗被褥,夏熱開空調,冬冷開電熱毯,把房間溫度調得剛剛好。弟弟沒有如廁意識,王鏞白天每隔2個小時就要帶弟弟上廁所,幫他擦屁股,半夜12點左右也會叫弟弟起夜。2016年,弟弟患上了甲亢,要終生服藥,藥量為3天服兩次半片,為防差錯,王鏞每天在日歷上畫圈記錄,年復一年從不馬虎。鄰居這樣說:“王鎮不能自理,卻是個干凈人,房間被褥從來都是整潔的,有這樣的好哥哥是王鎮福氣!”在王鏞的精心呵護下,弟弟無助的人生擁有了比常人更加幸福溫馨的家庭生活。

長兄如父不離不棄

有人勸王鏞把弟弟送進養老院,王鏞不忍心讓弟弟受苦,對他們說:“在有生之年,殘疾的弟弟都有我照顧。”生活有苦也有甜,王鏞夫婦心血和情感的付出,得到了社會的認可和回報。他們原來住在步梯房9樓,對年紀漸增了的王鏞夫婦來說有些吃力,非常不便,王鏞的困難政府都看在了眼里,有關部門為弟弟爭取到了低保和帶電梯的50㎡廉租房,王鏞說:“公寓門口的長廊延伸了弟弟的活動區域,沒出過家門的他臉上也有了笑意。”

在照顧弟弟的磨礪中讓王鏞有了更多的耐心、細心、熱心,在退休后,除了照顧弟弟,他還把時間奉獻給了志愿服務,他是三元區道德模范身邊好人聯誼會的骨干成員、區老年大學九九志愿團隊副隊長,2024年3月,還發起成立了“近鄰幫幫團·王鏞服務隊”,積極協調社區鄰里糾紛、解決鄰里困難、參與鄰里活動、守護鄰里安全。10余年來,他參與護河巡河、驛站便民服務等志愿服務活動901次,時長達2135小時。2023年獲三明市四星級志愿者榮譽。

王鏞今年已72歲,四十幾年不離不棄愛的堅守殘疾弟弟,他付出了常人難以想象的辛勞,額角的皺紋、頭頂的白發寫滿了人生滄桑,演繹了手足情深,詮釋了血濃于水,他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為弟弟筑起一道愛的城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