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色影院}-精品欧洲av无码一区二区男男,日本熟妇乱人伦免费,成人爽a毛片免费,亚洲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四区高清,久久中文字幕无码中文字幕有码,高清国产免费观看视频在线

文明福建
微信公眾

三明:以文潤城擦亮城市品牌
http://976uc.com? 2024-08-10 09:47:05 馬丹鳳 來源:東南網 責任編輯:陳瑋

東南網8月10日訊(福建日報記者 馬丹鳳)文化遺產承載著中華民族的基因和血脈,蘊藏著中國人民的偉大創造、卓越智慧和共同記憶。近年來,三明市不斷推進文化遺產系統性保護、創新性發展,深挖活用朱子文化、紅色文化、客家文化等特色文化資源,打造出萬壽巖、朱子文化園、寧化縣長征精神教育基地、世界客屬祭祖大典等文化地標,逐步構建起獨具特色的城市文化標識體系。

歷史文化涵養城市底蘊

篝火、燈光,活力四射的兩岸大學生和他們的地景藝術作品點燃了萬壽巖。8日晚,三明市三元區巖前鎮巖前村,首屆萬壽巖兩岸青年地景藝術創作周閉幕在即,來自7所臺灣高校、9所大陸高校的百余名大學生聚在一起,盤點此行的種種收獲。

在青春與古老的碰撞、保護與傳承的接續中,萬壽巖遺址彰顯出別樣的文化魅力。

2000年,時任福建省代省長的習近平同志兩度對萬壽巖遺址的保護工作作出重要批示。20多年來,三明牢記囑托,持續加大對萬壽巖遺址的保護力度——委托中國文物研究所編制完成《福建省三明萬壽巖舊石器時代遺址總體保護規劃》,頒布實施《三明市萬壽巖遺址保護條例》,先后投入1.5億元進行基礎設施建設,完善萬壽巖遺址保護中心管理體制,舉辦萬壽巖遺址國際學術交流會、海峽兩岸萬壽巖科技節等文化交流活動,打造“巖寶”IP并推出系列文創產品……

如今,萬壽巖遺址已成為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全國5個考古遺址保護展示優秀項目之一,入選“十四五”全國大遺址名單。作為文化地標,萬壽巖遺址帶動了當地旅游業發展。2023年,巖前村接待游客突破10萬人次,旅游消費同比增長200%。

以傳統文化涵養城市底蘊,把文化遺產保護、傳承與城市高質量發展相結合,三明的“王牌”不只萬壽巖遺址。

三明是“朱子故里,閩學源頭”。1982年,記載著“朱熹,高宗四年庚戌九月十五日生于南劍州尤溪縣”的《紫陽朱氏建安譜》,在三明市梅仙鎮乾美村被發現,此后三明市掀起朱子文化研究熱潮。挖掘、收集、整理、展示……經過幾代人的努力,三明市的朱子文化遺產內涵不斷豐富。

制定《朱子文化(尤溪)生態保護區總體規劃》,推動朱子文化融入城鄉規劃建設,建成朱子文化園、沙溪十里閩學文化長廊等,將公園、火車站、縣城主干道等打造成具有朱子文化元素的“文化會客廳”;舉辦朱子祭祀大典、朱子文化宣傳周等活動,開發“朱子之路”研學產品,推出朱子文創……朱子文化正被打造成為三明城市品牌。

紅色文化澆筑城市脊梁

7月29日,“紅色印記 歲月留影”中國電影文化藝術海報巡回展(三明市書畫院站)開幕。三明市書畫院展廳內,《鋼鐵戰士》《紅色娘子軍》《焦裕祿》等100幅珍貴原版的紅色電影海報吸引人群駐足觀看。

影片中的紅色故事與三明這片紅色熱土相得益彰。三明全域為原中央蘇區范圍,是中央蘇區核心區、中央紅軍長征的四個出發地之一,紅色文化滋養著這片土地。

在寧化縣長征精神教育基地,游客一撥接著一撥前來參觀。《軍號嘹亮——中國紅色軍號歷史陳列》專題陳列廳是館內游客最多的區域?!斑@本1932年印制的40頁號譜,是一位紅軍失散司號員用一生守護下來的無價之寶。”聽著講解員的介紹,游客在鎮館之寶、國家一級文物《中國工農紅軍軍用號譜》前久久駐足。

在泰寧縣杉城鎮紅衛村“紅軍街”的一處老宅中,79歲的講解員陳凱中指著墻壁,向研學團成員講述紅軍標語保護的故事。作為省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紅軍街”年均接待游客15萬人次。

為做好遺址保護、研究挖掘、宣傳教育、文旅融合等“紅色+”文章,近年來,三明市頒布《三明市紅色文化遺址保護管理辦法》,推動紅色文化遺址保護管理邁上法治化、常態化軌道;在全國率先實施“中央紅軍村”命名保護工作,打造賡續紅色血脈、建設美麗鄉村的典型示范;推進總投資50余億元的長征國家文化公園(三明段)建設,使革命舊址遺跡的保護與改善居民生活環境、鄉村旅游發展相互促進……一系列措施下,紅色文化閃耀出新時代的璀璨光芒。

傳統非遺融入城市生活

手持將樂窯燒制出的茶具品茶,桌擺客家“八大碗”、“游漿”豆腐、坂面老酒等特色美食宴客,耳聽泰寧梅林戲、永安大腔戲、寧化客家山歌……豐富的文化遺產讓三明人的生活別具韻味。

在泰寧縣古城景區,循著鑼鼓聲走進大眾茶館,眼前的戲臺上,梅林戲演員水袖翻飛。泰寧梅林戲起源于清朝,被納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為了讓古老的戲曲融入現代生活,泰寧縣一方面以大眾茶館為平臺,將梅林戲與古城旅游深度結合,另一方面堅持常態化公益性惠民演出,進鄉村、進校園、進社區,讓更多人了解、喜愛梅林戲。

在寧化縣“客家祖地”景區,沿著通往正殿的甬道前行,客家的歷史脈絡在兩側石壁、石柱上被刻畫得清晰而厚重。1995年,在寧化縣委、縣政府的籌劃及海外華僑華人的鼎力相助下,世界首座客家公祠在寧化縣落成,并于同年舉行了首屆世界客屬祭祖大典,這一大典也于2011年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至今已成功舉辦29屆。每逢盛典,全球各地的客家人到此尋根,鄉愁有了歸宿。

……

數據顯示,三明全市共擁有四級非遺代表性項目612項,非遺代表性項目傳承人241名。近年來,三明市深入挖掘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多重價值,實現在保護中發展、在發展中保護。在政府、非遺傳承人和群眾的共同守護下,一項項非遺得以活態傳承,融入三明人的生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