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色影院}-精品欧洲av无码一区二区男男,日本熟妇乱人伦免费,成人爽a毛片免费,亚洲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四区高清,久久中文字幕无码中文字幕有码,高清国产免费观看视频在线

文明風首頁 > 分站來稿 > 泉州市
泉州有“福”之地600余個 福在泉州 “泉”民共享
http://976uc.com?2022-01-22 11:29:28 陳小芬 張素萍 王柏峰 來源:東南早報 責任編輯:林婕

文明風1月21日訊   “福”字是中國最古老、最吉祥、最受歡迎的文字。福建是有福之地,而作為福建三大中心城市之一的泉州,自古以來,“福”地就存在于大街小巷、田野山林。泉州的“福”緣源遠流長,她和這座城市相生相伴,被烙上深深的泉州印記。

崇福寺

幸福街口公交站點

泉州人對福,情有獨鐘。泉州的自然條件并不優越,自古以來,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說。宋代詩人謝履在《泉南歌》中寫道:“泉州人稠山谷瘠,雖欲就耕無處辟。州南有海浩無窮,每歲造舟通異域。”無論是在有限土地上的耕作,還是面對汪洋大海的探索,其中的艱辛和風險不言而喻。因此,泉州人祈福愛福,期待平安順遂,幸福康樂,這樣的寄托也體現在泉州眾多帶福的地名里。

九日山下的延福寺,興建于西晉太康九年(288年),距今已有1700多年的歷史,也是現存泉州最早的海絲宗教史跡之一,至今香火綿延不絕。盛行于宋元時期的九日山祈風儀式,是泉州先民開拓海上絲綢之路獨有的祈福活動。

九日山延福寺

祈愿過上幸福生活,是老百姓最淳樸的念想,福文化也深深影響著泉州人。在泉州,帶福的地名據不完全統計有600多個,包含了寺廟、村居地、水庫、道路、橋梁等,其中最多的是居民點和寺廟,居民點(包括自然村、社區、小區等)有170多個。泉州市行政區域的名稱中帶“福”字的有2個,為安溪縣福田鄉和永春縣介福鄉。

泉州的各縣市區中,地名中含“福”字最多的是安溪,有200多個,其次是南安,150個;河流名稱中帶“福”字的全市有13條,分布在安溪、永春、南安,如福林溪、福洋溪、福德溪等,它們多因寓意和途經之地而命名。在這些地名中不乏重名的,如以“幸福”為名的有10個,分別用在道路、社區、水庫的命名。有意思的是,泉州也有“福鼎”,而且有10多個呢!

金魚巷百年“種福居”

泉人愛拼 奮斗得福

幸福是奮斗出來的——泉州人明白,幸福不能只靠祈求,更重要的是揮灑汗水,實實在在地奮斗。所以,“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成了這個城市最具共識的哲理。泉州人崇尚敢為天下先、愛拼才會贏,用汗水和智慧澆灌出幸福之花。奮斗得福,在泉州很多“福地”中都能找到生動注腳。

位于安溪縣蘭田鄉福春村、坐落于山澗中的“福春橋”,在能工巧匠的建造下,自宋代起屹立近千年不倒,不僅是溝通祥華鄉的古驛道,也是當地木材、茶葉源源不斷輸往外界的貿易之橋。每逢趕墟日,村民匯集橋上擺攤販賣的熱鬧場面,藏著村民改善生活條件、創造幸福生活的努力與向往。

為改善生存環境,為防止山洪沖毀橋梁,德化縣湯頭鄉福山村村民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利用亂石塊砌成橋臺,又在臺上架設巨杉木為梁,鋪設木板,建造了“福田橋”。一橋飛架,被山水阻隔的福山村和下涌村之間“天塹變通途”。

鯉城區幸福街,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就自發形成傳統的鞋業批發一條街,穩穩地做、實實地干是個體戶們走向幸福的起點;十多年前,在互聯網大潮來臨之際,幸福街的批發商戶們與時俱進,把這里做成全新的電商一條街。每年網售高峰期,這里人聲鼎沸,車流如龍,見證奮斗的收獲。

新府口“福”字紅墻

還有泉港涂嶺鎮的“幸福水庫”、晉江陳埭鎮陳塘村的結磚福利橋,雖然名氣不大,但守得一方風調雨順、安全便捷,都是當地百姓甩開膀子干出來的奮斗結晶。

民生福祉 “泉”民共享

泉州不僅多“福”地,泉州人民更有很多實實在在的民生福祉。說到底,百姓有福享,才是泉州的大福氣。

市區崇福路,路不寬,是條很有歷史的老街。這里居民感受很深的是這些年來公共交通的改善。居民說,不僅公交班次變密了,這些年陸續增添公共自行車“小黃人”、微型公交“小白”。最近,居民們還在熱議古街巷改造提升,不少改造的古街巷就在離他們不遠的老城區西街、中山路一帶,他們有空就會去逛逛。

住在豐澤區福新花園城的居民,是市區較早住上高層電梯房的一批市民,小區名“福”中帶“新”,當年在附近也是個明星樓盤。如今居民們關注教育、醫療、養老等問題。這些年,泉州在這些民生領域不斷加大投入,增學位、建醫院、減負擔,老百姓得到很多實惠。

泉州申遺成功,收獲全國文明城市、“長安杯”、國家創新型城市等國字號“金招牌”,古城29條街巷提升工程漸次啟動,19個“聚城暢通”項目聯動連接古城與新區、環灣組團,泉州灣跨海大橋降費,城東至北峰快速通道建成通車……城市發展、百姓享福,生動詮釋了泉州品質之城的內涵。

福在泉州,“泉”民共享。即日起,早報《新春走基層》欄目將推出“十‘泉’十‘福’——泉州有‘福’地”系列報道,尋訪泉州有“福”之地,講述“福”文化的發源,展現泉州人民努力奮斗走向幸福之路的歷程。也期待廣大讀者撥打本社熱線96339與我們積極互動交流,我們有“福”同享,共祝明天。(東南早報記者 陳小芬 張素萍 王柏峰 文/圖)

中共福建省委文明辦主辦
東南網承辦
文明風網 版權所有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閩新備 20060504號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