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色影院}-精品欧洲av无码一区二区男男,日本熟妇乱人伦免费,成人爽a毛片免费,亚洲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四区高清,久久中文字幕无码中文字幕有码,高清国产免费观看视频在线

文明之樹長青 廈門摘得全國文明城市“五連冠”的背后
http://976uc.com?2018-07-23 10:11:42 吳在平 楊珊珊 來源:廈門文明網

  交通文明行為勸導志愿者隊伍開展活動。王火焱 攝

思明區城市義工協會帶領學生志愿者開展清潔家園文明宣導活動。思明區城市義工協會供圖

7月18日,福建省精神文明建設工作暨先進命名表彰大會在福州召開。廈門市成為福建省唯一獲得全國文明城市五連冠的城市,再次受到大會矚目。

滴水穿石,功到自成。廈門市精神文明建設成就是持之以恒、久久為功的結果,也是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蓄積推動發展強大精神動力的生動實踐。

事實上,廈門的文明創建征程從上個世紀90年代初便開始,2005年在中央文明委表彰的首批11個全國文明城市(區)中,廈門市以綜合評分第一的優異成績載譽而歸,此后的13年來,5屆全國文明城市的桂冠被廈門盡數收入囊中。

一連串榮譽的背后,是廈門市努力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堅持創建為民、創建惠民、創建靠民,從頂層設計出發,對文明創建工作長抓不懈、不斷創新,由此不斷提升市民文明素養和城市文明水平,實現了文明城市與文明市民共同成長、共同提升。去年金磚國家領導人廈門會晤期間,習近平總書記盛贊廈門是“高素質的創新創業之城”“高顏值的生態花園之城”,“廈門的發展就是中國改革開放所走過歷程的一個縮影”。

創建為民、創建惠民、創建靠民

在廈門火車站南廣場上,一個“火車頭”造型的小房子總是很容易地吸引人們的視線。在這個由晨曦公益服務隊負責的志愿服務驛站內,麻雀雖小,五臟俱全——不僅能為過往的人們提供免費飲水、手機充電、換零錢等服務,還能開展應急救援、文明宣導等公益行動。

“志愿服務365天不打烊,不管是市民還是游客,有困難就找我們志愿者?!背筷毓娣贞牥l起人王世偉話語間充滿自豪。

人流往來如織,但來到廈門,這是人們抬頭能見的一扇文明窗口。多待些天,在廈門的街頭你在無意中會發現更多:斑馬線前減速、停車禮讓行人,這已經成為許多駕駛員的文明習慣,“招招手,您先走”蔚然成風,公交車禮讓斑馬線達98.6%……炎熱時節,“我們不當膀爺,爭做文明市民!”這“膀爺”指的是個別市民為了涼快,脫掉上衣,袒肩露背,自己涼快了,卻給人們帶來不文明的觀感。廈門的城市管理者和文明志愿者覺得有礙觀瞻有失文明,便進行這樣的文明勸導。

細微之處見真章。隨處可見的斑馬線既是行人的生命線,也成為檢驗廈門城市文明素養的刻度線。

對于廈門來說,文明創建不是為了拿獎牌,不為名氣,而是以人民為中心,從人民群眾的需求出發,注重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群眾的根本利益,讓群眾在創建提升的過程中擁有更多“獲得感”。

去年金磚國家領導人廈門會晤前后,借助盛會的契機,廈門開展了一輪又一輪城市提升工作,不僅通過道路改造、立面提升等為城區顏值再加分,還圍繞文明交通、文明旅游、文明家園等創建主題,策劃了“全民動手、潔凈家園”“禮讓斑馬線”“少開一天車﹒呵護廈門藍”等一系列活動。據悉,全市共發布志愿項目超6000個,全市廣大干部職工、市民群眾以志愿服務形式參與到會晤保障中約98萬人次。

積力之所舉,則無不勝也;眾智之所為,則無不成也。廈門的文明創建工作能一舉拿下“五連冠”,密鑰之一正是舉事為民,充分把老百姓發動起來,人人參與,共建共享——

每周三,帶頭成立久久愛心志愿服務隊的“福建最美志愿者”趙亞娟都會帶著美發師來到社區中,為60歲以上的老人提供免費理發服務,僅2017年,他們就服務老人1.2萬人次;

思明區文物保護志愿者徐友群和妻兒又一同到廈門植物園萬石蓮寺巡察,這是他們一家“認領”的保護單位,他們將合照傳上朋友圈,并配上了文字:“保持初心,履行巡查守護職責。既能保護文物,又能登山鍛煉身體,真是一件快樂有意義的事?!?/span>

“從最初不知道如何做垃圾分類,到如今的熟能生巧,垃圾分類已經成了我和家人生活的一部分?!焙鎱^天湖城小區居民蘇卡蝦說,大家還互相監督,不能有差錯出現。目前廈門島內生活垃圾分類達標小區達1072個,占島內小區總數的76.4%……

目前,廈門擁有“平安鈴行動”“溫馨夕陽”談心專線、助殘“陽光行動”等620個經常性志愿項目,全市商業大街、旅游景區等公共場所建立了100個志愿服務驛站,100多萬名志愿者、3000多支志愿隊伍常年開展活動,1100多個文明單位對接342個社區開展活動,開展黨員志愿活動2萬余場。

一組組數據,是廈門文明創建群眾化的有力注腳。

久久為功,常抓不懈

省委常委、廈門市委書記裴金佳此前在接受中國文明網專訪時說,“創建既要不變也要變”。十幾年來,廈門的精神文明創建工作走過多年歷程,創建活動的外延不斷擴大,內涵不斷豐富,這些都是變化的?!暗辽儆腥c是不變的:一是‘一把手’工程不變。不管內容怎么變化,創建文明城市‘一把手’要高度重視,要親自抓,親自落實,親自解決存在的問題。二是市民的主體地位不變。創建過程中一定要把老百姓發動起來,人人參與,依靠群眾。三是問題導向不變。創建過程也是提升的過程,存在的問題一定要去解決,一定要介入?!痹诖嘶A上,廈門的文明創建工作不斷地創新和提升,形成了群眾化、信息化、法制化的工作機制。裴金佳還特地指出其中的一點:就是“不管變與不變,一定要持之以恒,久久為功”。

梳理廈門文明城市創建的脈絡,不難發現,盡管考評標準不斷變化,廈門始終從全局角度推動文明創建工作,堅持“一把手親自抓,黨政領導共同抓,成員單位合力抓”,確保創建工作常態長效。在獲評全國文明城市“五連冠”后,廈門市委更是明確提出“在全國立標桿、樹榜樣,創造可復制可推廣經驗”的目標要求,及時調整充實文明創建的組織領導,推動完善多方聯動創建的格局——

廈門文明創建的工作規劃,是列入廈門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總體布局的,市委書記擔任市文明委主任,市長任第一副主任,各級黨政“一把手”靠前指揮。并且逐級建立了問責追究制度,形成“縱向到底,橫向到邊,環環相扣”的“責任鏈”,文明創建的效果直接被作為考核、任用領導干部的重要依據。如是,形成“一把手”高度重視,親自抓、親自落實,壓力層層傳導的文明創建體系,形成有效的保障機制。

在創建過程中,廈門堅持常抓不懈,敢于以問題為導向,堅持領導實地檢查、內部情況通報、媒體設“曝光臺”等多管齊下,做到發現、整改、反饋、評估環環緊扣,形成常態長效的督查機制,促進文明提升。從2005年第一屆文明城市創建至今,廈門就開始定期召開創建點評會,結合一輪輪的暗訪點評,曝光問題促進工作改進,市委書記、市長幾乎每次都參與主持。

午夜燒烤攤占道擺攤設點、各大交通路口亂象、車輛斑馬線前與行人搶行……各類不文明行為不斷被“文明創建暗訪團”一一曝光。暗訪之后,便是分析原因、尋找對策,并組織專題測評,當場記錄取證、測評扣分。在季度測評中,廈門市委文明辦把測評中發現的具體問題一一列出,形成問題清單,反饋到各區各單位,由各區分解到相關責任部門,逐一整改,舉一反三,全面整治;每季度測評的排名情況也通過報紙予以公布,并納入對各區委區政府年終績效評估分值。

問題導向,使得廈門的文明創建工作不斷自我完善,更有生命力和創造性。持之以恒,久久為功,才使廈門市的精神文明創建工作領跑全省全國,成為文明城市的標桿。

不斷創新,推動創建工作不斷升級

“駕駛機動車未按規定避讓行人,行經人行橫道未減速行駛的,處以一百元罰款”;

“個人在道路或者公共場所隨地吐痰,拋棄有害垃圾、廚余垃圾或者其他污穢物質、口香糖殘渣等難以清理的垃圾的,由城市管理行政執法部門予以警告,并責令當場清理”……

去年,廈門先后出臺并實施了全國首部關于社會文明的地方性法規《廈門經濟特區促進社會文明若干規定》,創新性地以立法的形式,對社會文明提升相關工作作出規定,法制化建設為文明創建增添了新的保障。

通過信息手段對機動車不禮讓斑馬線等九大不文明行為提出重點治理措施,創設文明信息平臺和文明記錄制度,并在弘揚見義勇為精神、鼓勵單位和個人開展慈善活動、志愿服務活動等文明行為上作出表彰和獎勵規定。由此,在體例上形成“機制建設文明倡導 陋習治理”的立法框架,促進德治和法治、道德和法律協同發力。

發揮特區立法優勢,通過立法形式促進社會文明程度提升,這是廈門在文明創建過程中的一大創新。據了解,在廈門市現行99部地方法規中,涉及社會文明建設的就達83部。

創新是文明創建的源頭活水。多年來,廈門始終堅持從實際出發,與時俱進,創新性創造性地開展創建工作。

如今,市民如果有興趣參與志愿活動,只要登錄“志愿廈門”網絡平臺,全市近萬個經常性學雷鋒志愿服務項目的網上地圖、項目的服務內容、時間地點、聯系方式等便一目了然。

這個是廈門建立的與全國互聯互通的志愿服務信息系統,以“互聯網志愿服務”的創新,促進志愿服務更智能化、更好地發展。據悉,“志愿廈門”網站注冊志愿者人數已達65萬,廈門還為全市實名注冊志愿者統一購買保險,免除后顧之憂。

借助互聯網技術,廈門的文明創建工作更加智能化、信息化,讓城市的精細化管理更加高效、可靠。

目前在廈門遍地開花的社區書院中,還設有志愿服務培訓的師資庫,提供“菜單式”的培訓服務,目前已開展各類培訓4500多場次、近60萬人次參訓。這大大方便了廈門市民的繼續學習與提高素養,為整體文明水平的提高打下群眾基礎。

惟不斷探索創新,廈門才能在不同歷史時期不斷變化的文明創建工作中常創常新,保持領先優勢,迸發創建活力。(福建日報 吳在平楊珊珊) 

中共福建省委文明辦主辦
東南網承辦
文明風網 版權所有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閩新備 20060504號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