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色影院}-精品欧洲av无码一区二区男男,日本熟妇乱人伦免费,成人爽a毛片免费,亚洲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四区高清,久久中文字幕无码中文字幕有码,高清国产免费观看视频在线

關于印發《福建省“十二五”期間精神文明創建工作規劃綱要》的通知
http://976uc.com  2011-08-08 16:35:08  來源:省文明辦
    

?各市、縣(區)文明委,平潭綜合實驗區黨工委,省直各單位:

現將《福建省“十二五”期間精神文明創建工作規劃綱要》印發你們,請結合實際,認真組織實施。

?

?

?

?????????????????? 福建省精神文明建設指導委員會

????????????????????????? 2011730


?

?

?

福建省“十二五”期間精神文明

創建工作規劃綱要

?

?

一一年七

?

?

?

前言···············································(5

第一章? 發展基礎和機遇挑戰·······················(6

一、“十一五”創建成效·························(6

二、機遇和挑戰································(9

第二章? “十二五”創建工作總體構想···············(12

一、指導思想·································(12

二、基本原則·································(13

三、創建目標·································(14

第三章? 主要任務································(15

一、推進公民思想道德素質工程·················(16

二、推進文化惠民工程·························(18

三、推進志愿服務工程·························(20

四、推進城鄉管理工程·························(23

五、推進基層創建工程·························(26

六、推進優質服務工程·························(29

七、推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程·············(31

八、推進典型示范工程·························(34

第四章? 保障措施································(35

一、加強機制建設·····························(35

二、加強工作隊伍素質建設·····················(36

三、加大資金保障·····························(36

四、加強理論研究····························(37

五、加強監測評估····························(38

?

?

???

“十二五”時期是福建加快轉變發展方式、推動科學發展跨越發展的關鍵時期,也是推進海峽西岸經濟區建設、提前三年建成全面小康社會的決定性時期。新形勢新任務要求精神文明創建工作要有新思路新舉措,及時融入跟進《海峽西岸經濟區發展規劃》和《福建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之中,為福建科學發展、跨越發展提供強大的思想保證、精神動力、輿論支持和文化條件。據此,特制定《福建省“十二五”期間精神文明創建工作規劃綱要》(以下簡稱《工作規劃》)

本《工作規劃》的編制,以黨的十七大、十七屆五中全會和省委八屆九次、十次全會精神為指導,以中央文明委和省文明委的精神文明創建活動管理辦法為依據,以2011年為規劃基期,主要闡述“十二五”期間全省精神文明創建工作的指導思想、總體要求、目標任務和保障措施,是指導全省開展精神文明創建和編制地方、行業相關工作規劃的重要依據。


第一章? 發展基礎和機遇挑戰

?“十一五”時期,是我省精神文明創建工作取得巨大成就的五年。我省認真貫徹《國務院關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的若干意見》,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緊緊圍繞福建發展和海西建設,全面落實中央和省委關于精神文明創建的一系列決策部署,扎實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廣泛開展“講文明樹新風”、“我們的節日”主題教育、道德模范評選和學習宣傳、社會志愿服務等活動,深入開展文明城市、文明行業、文明村鎮、文明單位創建活動,加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創建載體、創建經驗和創建格局。

一、“十一五”創建成效

──政務環境更加高效勤廉。“創文明機關,做人民公仆”活動持續推進,學習型黨組織和黨風廉政建設實現經常化、制度化。創先爭優活動扎實推進,領導干部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理念進一步強化。著力推動政務公開,積極運用政府網站、熱線電話、郵箱、QQ等方式受理群眾訴求,拓寬公共服務渠道,群眾滿意度明顯提高。

──法治環境更加公正民主。“五五”普法廣泛深入,法制宣傳教育進鄉村、進社區、進學校、進機關、進企業、進單位,司法和行政執法人員文明執法水平提升。進城務工人員基本權益保障制度進一步健全完善。新經濟組織、新社會組織的黨建和文明創建取得顯著進展。基層民主自治制度更加健全,社會管理基礎更加牢固。

──市場環境更加公平誠信。誠信體系建設步伐加快,社會對政府部門踐諾的監督更加有力,政府社會管理水平進一步提高。社會信用供求機制建設穩步推進,企業履行社會責任動力增強。市場監管更加規范,打擊假冒偽劣行動持續開展,知識產權和企業合法權益得到有效保護?!按翱凇毙袠I服務更加貼近民生,行業風氣滿意度明顯提升。

──人文環境更加和諧融洽。思想道德建設扎實有效,“我們的節日”主題活動、經典誦讀等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深入開展。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穩步推進,和諧校園創建活動不斷深化。文化惠農工程、公共文化設施向社會免費開放政策進一步落實。全民健身活動廣泛開展。公民的“公共生活好習慣”養成教育全面啟動,文明交通、愛護公物、友善仁義等社會公德不斷提升。見義勇為、慈善捐助、志愿服務和“做文明有禮中國人”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總體社會風氣進取向上。

──文化環境更加積極健康。網絡管理工作有效加強,文明辦網、文明上網活動全面開展。學校、社區“綠色網室”建設形成規模,“掃黃打非”力度不減,查處“黑網吧”、打擊互聯網及手機淫穢色情和低俗之風專項整治活動有序推進。優秀少兒歌曲、音樂、舞蹈、動漫、出版物等文藝產品創作生產成果豐碩,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和公益文化設施實現向青少年免費開放,青少年成長環境明顯好轉。

──生活環境更加便捷舒適。人民群眾得到實惠增多,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農民人均純收入年均實際增長9.5%、8.3%。城鄉基礎設施建設顯著加強,人均綠地和公園面積超過全國平均水平。社會保障制度不斷健全,基本醫療保障覆蓋全省城鄉居民,社會救助體系基本建立??h、鄉、村三級醫療體系基本形成,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穩步推進。

──社會環境更加安定穩定。“平安福建”建設持續深入,社會面、重點單位及社區物防、技防、人防、消防水平明顯提高。建立食品安全應急處置預案,積極預防和查處各類危及食品、藥品安全的違法犯罪行為。建立減災、防災、救災綜合協調機制和災害應急管理體系,突發公共事件應急處置及時高效。加強流動人口、刑釋解教人員、社會閑散青少年等重點人群的服務管理,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進一步加強,群眾安全感穩步提升。

──生態環境更加優化宜居。生態省建設全面推進,森林覆蓋率保持全國首位。循環經濟加快發展,節能減排完成國家下達的目標任務。污染綜合整治取得實效,城市污水、垃圾無害化處理率不斷提高,每個市、縣分別建成一座以上垃圾和污水處理設施。國家級、省級自然保護區達39個,生態環境質量名列全國前茅。

專欄1:“十一五”時期精神文明創建工作主要榮譽一覽

序號

??

先進數

1

全國文明城市

1

2

全國創建文明城市工作先進城市

3

3

全國文明縣城

3

4

全國文明社區

4

5

全國文明村鎮

15

6

全國文明單位

42


?

序號

??

先進數

7

全國創建文明村鎮工作先進村鎮

33

8

全國精神文明建設工作先進單位

71

9

省級文明城市

6

10

省級文明縣城(區)

15

11

省級創建文明城市工作先進城市

10

12

省級創建文明縣城(區)工作先進縣城(區)

27

13

省級創建文明行業工作先進行業

14

14

省級創建文明行業工作先進單位

220

15

省級文明單位標兵

40

16

省級文明學校標兵

10

17

省級文明單位

1350

18

省級文明村鎮

200

19

省級文明學校

315

20

省級文明社區(小區)

110

21

全國道德模范

4

22

省級道德模范

15

二、機遇和挑戰

未來五年,是我省經濟社會發展大有可為的重要戰略機遇期。服從和服務發展大局,凝心聚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重大責任和使命,文明創建工作既迎來大有作為的歷史機遇,也面臨諸多困難和問題的挑戰。

“十一五”時期,福建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綜合經濟實力快速提升,基礎設施更加完善,全省人民建設海西、推動福建科學發展跨越發展的熱情日益高漲,為我省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進一步實現科學發展跨越發展奠定了堅實的物質基礎和良好的社會氛圍?!逗{西岸經濟區發展規劃》的出臺與實施,充分體現了科學發展主題和加快轉變主線,科學把握了福建經濟社會發展新的階段性特征,既是黨中央對海西建設以往成績的充分肯定,也是對福建新時期發展的更高要求,福建發展和海西建設站在了更高的起點上,為我省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進一步引領全省人民解放思想,更新觀念,凝聚力量,乘勢而上創造了有利條件與新的發展機遇。中央政治局委員、書記處書記、中宣部部長劉云山來閩考察時,對我省精神文明建設提出要求,希望我省有條件的地方精神文明創建活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文化產業尤其是文化創意產業要成為全國示范,充分體現了中央文明委對我省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高度重視和期望,為我省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進一步在新的起點上創造新載體、培育新典型、總結新經驗開拓了發展思路與空間。我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勾勒出未來五年福建省經濟社會發展的宏偉藍圖和美好前景,凝聚了全省人民推動福建科學發展、跨越發展的智慧與力量,為我省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進一步服務大局、服務發展、服務民生,全面改善人民生活,提升人民群眾幸福指數,提供了新的作為領域與方向。福建作為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老典型,在多年的實踐中形成了相對完善、行之有效的創建激勵機制,必將在今后的創建工作中進一步激發活力,增創新的特色和優勢。

新時期推動我省精神文明創建工作科學發展跨越發展,既面臨難得機遇和有利條件,也面對諸多風險和挑戰。改革開放以來我省經濟社會面貌發生歷史性巨變,社會結構不斷變化,各種群體的利益訴求進一步分化,加上互聯網、手機等新興媒體的迅猛發展,公眾的思想觀念更加多元化,未成年人成長環境更加復雜,提升公民思想道德素質的任務更加繁重;隨著改革進入攻堅階段,經濟社會全面發展的要求越來越高,統籌城鄉區域發展的任務越來越重,新時期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如何更加有效地服務福建改革開放和海西建設,進一步增強創建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仍需進一步努力;我省是典型的山海結合省份,發展不平衡問題突出,精神文明創建始終面臨著克服區域間和城鄉文明程度差距拉大現象的嚴峻挑戰。隨著精神文明創建工作領域的不斷延伸拓展,創建工作機制、方法、手段和隊伍建設等方面都存在諸多不適應,主官主責、主管主抓的制度有待落實,重表彰重突擊、輕過程輕持續的現象依然存在,提升公民文明素質的創建載體還不夠有效,公民期盼社會文明程度提高但又缺乏參與創建自覺性的矛盾突出。所有這些,對于精神文明創建應當承載起促進福建發展和海西建設的重任都是挑戰。

總的來說,我省精神文明創建機遇挑戰并存,必須搶抓發展機遇,改革創新、先行先試、迎接挑戰,切實解決在創建過程中產生的問題和矛盾,以更加開闊的視野、更加昂揚的斗志、更加扎實的作風,在破除阻礙發展的思想觀念、體制機制和思維定勢上有新作為,在創新載體、創新思路、創新舉措上有新作為,開創具有時代特征和福建特色的精神文明建設新局面,切實發揮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推動和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作用。

第二章? “十二五”創建工作總體構想

面對新的歷史時期,精神文明創建工作要與時俱進、實事求是、解放思想、開拓創新,使創建方針原則體現鮮明的時代精神,符合經濟社會全面發展的實際需要;要立足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實踐,積極探索文明發展的內在規律,努力提高各項工作的科學性、有效性,使精神文明創建活動更加符合科學發展、跨越發展的要求,更加符合人民群眾的利益和愿望,在充分調動各方面積極性的基礎上,大幅度提升人民群眾文明素質、提高城鄉社會文明程度。

一、指導思想

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按照“高舉旗幟、圍繞大局、服務人民、改革創新”的總要求,以服務福建發展和海西建設為目標,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堅持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為根本,大力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深入開展思想道德教育和民主法制教育,深入開展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和志愿服務活動,切實加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力爭“三個示范”建設出實效、上水平,全面提高全省人民思想道德素質和城鄉社會文明程度。

二、基本原則

──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緊緊圍繞經濟建設中心,為改革、發展、穩定大局服務,為全省中心工作服務,使精神文明創建工作與全省經濟社會發展“十二五”規劃相銜接,促進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和生態文明建設協調發展。

──求新突破,創先爭優。發揚先行先試和改革創新精神,充分調動各地各部門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努力探索新形勢下精神文明創建工作的新特點新規律,著力創新機制、創新載體、創新手段。

──城鄉一體,共建共享。加大城鄉統創力度,堅持區域共建、山海協作,堅持城市與農村、文明單位與經濟欠發達村共建帶創,推動銀村共建、銀企共建,努力縮小城鄉與地區間的文明建設發展差距。

──項目推動,品牌帶動。堅持貼近經濟、社會、民生工程確立創建項目,以項目集聚要素、落實任務、推動工作。精心培育推廣一批創建品牌,發揮品牌示范輻射作用,帶動創建水平整體提升。

──以人為本,求實求效。堅持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作為創建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著力從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問題入手,為群眾多辦好事實事,讓人民群眾在創建中得實惠,增強群眾參與創建的積極性和創造性。

──持之以恒,久久為功。著眼實效,常抓不懈,務求各種工作機制和載體的制度化、常態化、有效性運作。立足當前,著眼長遠,力避急功近利和表面功夫,注重文明內涵提升和積累,確保創建水平穩步提高。

三、創建目標

──總體發展目標。社會主義核心價值理念內化為人們的自覺行動,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全面提升,奮發進取、理性平和、開放包容的社會心態養成,我為人人、人人為我的友善利他志愿理念樹立,加快福建發展和海西建設成為全省人民的共同追求;文化產品生產和公共文化服務能力顯著提高,人民群眾多樣化的精神文化需求得到有效滿足;社會風氣、生活環境、公共秩序、公共服務明顯優化,公民生活品質顯著提高;區域一體、城鄉一體的共建共享機制基本建立,城鄉文明程度顯著提高;德育數字化建設、未成年人課外閱讀實踐基地、校園少年宮等多樣化的活動場所建成,社會文化環境有效凈化,“做一個有道德的人”、“紅歌唱響校園”等主題教育和實踐活動成為青少年喜愛的載體;文明城市、文明行業、文明村鎮等創建活動有新的進展,力爭“三個示范”工作有在全國領先的品牌項目。

──區域發展目標。根據福建發展和海西建設定位,進一步優化全省精神文明創建的區域布局。廈門市繼續保持全國文明城市的榮譽稱號,福州、三明、泉州、漳州市力爭進入全國文明城市行列。充分發揮廈門、福州、泉州三市文明城市創建的龍頭示范作用,帶動平潭綜合實驗區、環三都澳、閩江口、湄洲灣、東山灣等新增長區域的精神文明創建工作,打造以福州、廈門、泉州、漳州、莆田、寧德主城區和周邊發達縣市為核心的沿海文明地帶。三明、龍巖、南平市著重發揮腹地優勢、山區資源優勢和革命歷史文化傳統優勢,突出建設綠色文明,形成以生態文明為共性、經濟發展、鄉風文明得兼的閩西北山區文明地帶。

──先進榮譽目標。力爭到2015年,我省全國文明城市增加到3個以上,全國文明村鎮、文明單位、道德模范增長比例位居全國前列;省級文明城市比例達到50%、文明城區比例達到65 %、文明縣城(含國家級)比例達到30%以上,省級文明村鎮、文明單位比2010年增長30%;建成一批全國和省級工人先鋒號、青年文明號、巾幗文明崗,表彰一批省級道德模范和身邊好人。

專欄2“十二五”創建工作總體構想有關概念

“三個示范”:200912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書記處書記、中央宣傳部部長劉云山來閩考察時,要求我省有條件的地方在精神文明創建活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文化產業尤其是文化創意產業方面要成為全國示范。

第三章? 主要任務

以文明城市、文明行業、文明村鎮三大創建為基本載體,把經濟、政治、文化、社會、黨建、生態文明建設各項任務結合起來,齊抓共建,落實到基層;以推進“公民思想道德素質”等八項工程為主要任務,把創建工作的目標要求結合起來,點上突破、面上拓展,實現創建工作效益的最大化。

一、推進公民思想道德素質工程

(一)開展思想教育活動。用發展著的馬克思主義指導新的實踐,以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為根本,大力推進理論學習、研究和宣傳工作。深入開展“愛黨、愛祖國、愛家鄉”和“講文明樹新風”等主題教育活動,加強形勢政策教育,唱響共產黨好、社會主義好、改革開放好、偉大祖國好、各族人民好、福建發展好的時代主旋律,增強干部群眾尤其是青少年愛黨愛國愛家鄉的熱情。加強學習型社會建設,大力實施全民閱讀工程,大興讀書學習之風。進一步完善黨委統一領導,各部門和全社會齊抓共管的思想政治工作機制,加強和改進農村、社區、企業、學校、機關等基層思想政治工作,增強思想政治工作的針對性、生動性和實效性。

(二)開展社會公德教育活動。大力倡導20字公民基本道德規范,開展“公共生活好習慣”促進行動,引導人們在公共場合講公德、講秩序、講禮讓、講和諧。深入開展“做文明有禮的福建人”活動,大興文明禮儀之風。深化“文明交通”行動,增強公民交通出行的遵規守法意識。開展愛國衛生運動,糾正隨地吐痰、亂扔垃圾、亂貼亂畫等不良行為。加強生態文明宣傳教育,倡導低碳節能理念和綠色環保生活方式。舉辦社區鄰里交誼活動,提倡修身律己、平和包容、尊老愛幼、互相幫助,公民文明素質明顯提高,人際關系明顯優化。

(三)開展職業道德教育活動。在黨政機關著力開展“人民滿意”職業道德教育系列活動,引導機關工作人員爭當“人民滿意公務員”;在窗口單位著力開展“誠實守信、優質服務”活動,引導職員信守職業道德,提升服務水平;在各類企業開展“負責任地做產品”活動,培育企業誠信為本的職業操守。大力加強師德醫德建設、網絡道德建設,解決人民群眾關心關注的突出問題。組織創建工人先鋒號、青年文明號、巾幗文明崗活動,為社會提供優質服務作表率。深入開展“共鑄誠信”活動,加強政務誠信、商務誠信、社會誠信建設,深化“百城萬店無假貨”、“誠信一條街”等創建活動,進一步解決假冒偽劣、坑蒙拐騙等道德缺失問題。

(四)開展家庭美德建設活動。繼續以“五好文明家庭”與“和諧家庭”創評為載體,廣泛開展家庭美德建設系列活動,倡導文明、科學、健康的生活方式。在農村開展“美德在農家”活動,以治理臟亂差為突破口,改善農民生活環境;以“改陋習、樹新風”為抓手,倡導文明健康新生活。在城市開展“學習型家庭”創建活動,以提高家庭文化品位為目標,組織開展各種家庭文化活動,使“尊老愛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儉持家、鄰里團結”為主要內涵的家庭美德理念,成為家庭成員的道德自覺。

(五)開展個人品德建設活動。精心組織全國、省級道德模范和省職業道德“雙十佳”評選活動,運用多種形式宣傳道德模范。加強“好人”建設,廣泛持續地開展“我評議、我推薦身邊好人”活動,引導公民在尋找身邊好人時激發向善意識。關心關愛各級道德模范和身邊好人,研究制定讓道德模范精神可傳承的激勵機制,擴大道德模范的影響力。


專欄3公民思想道德素質工程有關概念

公民基本道德規范:愛國守法,明禮誠信,團結友善,勤儉自強,敬業奉獻。

全民閱讀工程:中宣部、中央文明辦和新聞出版總署為貫徹黨的十六大關于建設學習型社會的要求,而開展“全民閱讀”活動。全民閱讀工程以推動兒童閱讀與青少年閱讀、滿足特殊群體閱讀需求為重點,大力推廣數字閱讀,傳播閱讀理念,培養全民閱讀習慣,提高全民閱讀能力。重點開展兒童“閱讀起跑線”和閱讀援助活動,推動全民閱讀示范基地建設。

二、推進文化惠民工程

(一)推進公共文化設施建設。大力推進廣播電視公共服務體系建設,到2015年實現20戶以下已通電自然村通廣播電視,基本實現廣播電視戶戶通;大力推進“農村有線廣播村村響”工程建設和有線數字工程項目的整體轉換,基本建立全省廣電數字化新體系。繼續實施農村電影“2131”放映工程,建立完善的農村電影放映體系,積極推進縣級城市數字化影院建設。繼續在全省范圍內實施農家書屋工程,使農家書屋覆蓋全省建制村。進一步完善全省各類圖書館、博物館、文化館、美術館、科技館、工人文化宮等文化設施建設,繼續推進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科普資源共建共享工程、鄉鎮綜合文化站改造完善工程、社區文化服務工程等公共文化服務工程建設,到2015年,建成比較完備的省、市、縣、鄉鎮、建制村五級公共文化服務設施,為城鄉居民提供優質、基本的公共文化服務。

(二)提供優秀文化產品和優質文化服務。精心組織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作品的創作生產,力爭獲獎數位居全國前列。加大文化遺產保護力度,增強文化產品生產能力。深入實施《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計劃綱要》,切實加強全民科學素質建設工作。大力加強科普基礎設施建設,推動科普活動蓬勃開展,增強科普文化產品的供給能力。加強全民健身工作,完成建制村農民體育健身工程點建設,繼續建設鄉鎮體育健身活動中心。鼓勵發展群眾體育組織,為社會提供更多的體育健身平臺。持續開展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活動,豐富活動內涵、創新工作機制。開展廉政文化進基層活動,大力營造廉政文化氛圍。

(三)開展群眾性文化活動。深入開展“我們的節日”主題活動,春節、元宵節突出辭舊迎新、團圓平安、尊老愛幼主題,清明節突出紀念先人、緬懷先烈主題,端午節突出愛國主義教育和人與自然和諧共處主題,中秋節突出團結、團圓、慶豐收主題,七夕、重陽節突出愛情忠貞、家庭幸福、敬老孝親主題。通過各類主題活動體現民俗文化內涵,弘揚民族優秀文化,打造地域特色文化品牌。統籌城鄉文化資源,打響激情廣場大家唱、社區文化藝術節等文化品牌,大力發展廣場文化、社區文化、農村文化、校園文化、機關文化和企業文化等各類群眾文化,提高干部群眾的文化素養。

(四)開展陽光助學活動。繼續爭取國家“西部開發助學工程”項目支持原中央蘇區縣貧困學生就學;大力實施省志愿服務基金會“陽光助學工程”計劃,助力品學兼優的貧困學生;積極開展文明單位助學活動,推動文明單位(學校)與貧困學生、殘疾學生的家庭結對幫扶。繼續做好希望工程、金秋助學行動、春蕾計劃和“海西春雨行動”等助學品牌,推動形成助學幫扶的長效工作機制。

專欄4文化惠民工程中的有關概念

?? “五個一工程”:一部好的戲劇作品,一部好電影,一部好的電視劇(包括動畫片),一部好的廣播劇和一首好歌,一部好的文藝類圖書(長篇小說、報告文學和紀實文學)。

2131工程”:跨世紀農村電影工程和文化建設項目,即21世紀,實現每一個行政村每一個月放一場電影的目標,是七項公共文化建設重點工程。

“我們的節日”主題活動:中央文明辦以春節、元宵節、清明節、端午節、七夕節、中秋節、重陽節為重點,廣泛開展“我們的節日”主題活動,引導人們認知傳統、尊重傳統、繼承傳統、弘揚傳統。

西部開發助學工程:為配合西部大開發戰略,幫助西部地區培養人才,中宣部、中央文明辦、教育部組織實施專項助學工程。20095月,國務院《關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的若干意見》出臺后,我省的原中央蘇區縣也納入了助學范疇。

陽光助學工程:為服務海西建設大局,省志愿服務基金會設立專項助學工程項目,幫助培養海西建設實用型人才,受資助學生為當年考入省屬高職高專院校家庭經濟困難的學;支持邊窮老少島未成年人課外閱讀實踐基地建設,引導其多讀書、讀好書。

三、推進志愿服務工程

(一)建設志愿服務工作科學管理系統貫徹落實中央文明委《關于深入開展志愿服務活動的意見》,形成由文明辦牽頭,各有關部門齊抓共管,各專業志愿者協會協同推進的工作機制。建設“省級志愿者網絡信息管理系統”,推行志愿服務信息電子檔案制度,規范志愿者招募、注冊、培訓和管理制度,實現全省志愿者工作互聯互通、信息共享。建設覆蓋城鄉的志愿服務站點,推行服務站點認證和掛牌制度,實現參與志愿服務和接受志愿服務的便利化。建立星級認定制度,制定星級評定標準,依據志愿者的服務時間和服務質量,頒發星級證書。定期評選表彰優秀志愿者和志愿服務組織,營造當志愿者光榮、參加志愿服務光榮的社會氛圍。推動志愿服務立法工作,出臺《福建省志愿服務條例》,發揮志愿服務基金會作用,為志愿服務活動提供經費保障。

(二)建設志愿服務活動品牌。堅持以“相互關愛、服務社會”為主題,著力打造“三優一滿意”志愿服務品牌,以“講文明樹新風”創建活動為載體,圍繞創優美環境,廣泛開展普及低碳生活理念、綠化美化和環境衛生志愿服務;圍繞創優良秩序,廣泛開展公共場所秩序維護、平安社區、文明交通志愿服務;圍繞創優質服務,廣泛開展窗口行業便民利民、網絡文明傳播、文化進社區、全民健身等志愿服務,提高宜居環境質量,讓群眾滿意。著力打造“扶危濟困”志愿服務品牌,以文明社區創建活動為載體,開展關愛空巢老人和社區矯正志愿服務,為空巢老人和社區服刑人員、刑釋解教人員提供生活照料、心理撫慰、應急救助、健康保健、法律援助和安置幫教工作;開展關愛農民工志愿服務,為農民工提供就業技能培訓和信息服務,提供法律援助和法律服務,幫助農民工子女課外學習輔導;開展關愛殘疾人志愿服務,為殘疾人提供家政服務、康復醫療等幫助;開展“生育關懷志愿服務行動”,圍繞生育關懷對象,開展幫扶救困活動。著力打造“關愛未成年人”志愿服務品牌,圍繞“陽光成長”開展“牽手行動”,為未成年人提供文化講壇、學習輔導、權益維護、安全保護等幫助。著力打造“大型社會活動”志愿服務品牌,圍繞重大活動、重要會議和大型文體賽事開展志愿服務,提升政府公共服務能力。著力打造“應急救援”志愿服務品牌,組織志愿者參與重大自然災害和突發事件的搶險救援、衛生防疫、群眾安置、設施搶修、心理安撫和災后重建等工作,提升政府應急處置能力。

(三)建設志愿服務文化。大力普及“奉獻他人、提升自我”的志愿服務新理念,宣傳志愿者的感人事跡,征集志愿者心得等,引導全體公民在志愿服務實踐中提升精神境界。通過創作、推廣志愿者主題的文藝作品、大型活動、報刊專版、電視專題、人物專欄、網絡短信、公益廣告、影視動畫等載體,培育傳播志愿文化。規范志愿者CI設計,統一宣誓儀式和標志、徽章、歌曲和色彩,增強組織識別感,使志愿文化成為展示志愿組織“軟實力”的載體,推動形成關心、支持和參與志愿服務的良好環境。加強與港、澳、臺地區志愿者組織的交流與合作,通過舉辦論壇、講座和活動展示等文化交流活動,拓寬志愿服務思路和視野。繼續辦好福建電視臺“海西志愿者”專欄,宣傳志愿者和志愿組織的感人事跡,弘揚志愿精神。

專欄5:志愿服務工程中的有關概念

?? ?“三個轉變”:志愿服務隊伍由以青年為主向全體社會成員共同參與轉變,志愿服務活動由由階段性為主向經常性活動轉變,志愿服務管理由松散型向規范化轉變。

“三優一滿意”優美環境、優良秩序、優質服務,群眾滿意。

志愿精神:奉獻、友愛、互助、進步。

四、推進城鄉管理工程

(一)加強社會管理創新。構建黨委領導、政府負責、社會協同、公眾參與的工作格局,加強對社會管理創新的系統設計、總體把握,以實施項目化管理為基本手段,積極破解社會穩定風險評估機制、“大調解”工作體系建設、流動人口服務管理、非公有制經濟組織和社會組織管理、城鄉結合部整治改造建設、社區管理社會化、互聯網安全管理、規范執法等重點問題。深入研究對社會閑散青少年、易肇事肇禍精神病人、刑釋解教人員等特殊人群管理幫扶的有效措施。積極探索社會誠信體系建設、勞動關系協調、人口信息管理等思路辦法,打造一批具有福建特色、體現時代特征的社會管理創新品牌。

(二)加強社會治安管理。深入開展“平安福建”創建活動,推進城鄉社區警務建設,健全社會治安群防群治工作體系,構建點線面結合、人物技防結合、專群結合、網上網下結合的社會治安防控網絡。加強社會矛盾源頭治理,維護群眾權益,排查化解各種社會矛盾糾紛。建立健全應急管理體系,提高危機管理能力。建立健全校園安全保衛工作長效機制。到2015年,全省90%以上的縣(市、區)和單位達到“平安先行縣(市、區)”和“平安先行單位”標準,30%左右的縣(市、區)、單位達到“平安先進縣(市、區)”和“平安先進單位”標準。

(三)加強環境衛生管理。深入開展城鄉環境衛生整潔行動,集中整治“城中村”、公共場所、背街小巷、城鄉結合部、交通沿線和江河流域沿岸的環境衛生,消除衛生死角。積極開展衛生創建工作,落實環境衛生管理責任制,完善衛生檢查通報制度,對各種影響市容環境衛生的行為和未能履行轄區管理責任者進行責任追究。持續推進農村家園清潔行動,加大“行動規劃”執行力度,完善垃圾處理基礎設施,建立固定保潔隊伍,健全巡查督查制度,健全垃圾處理收費制度,不斷改善農村人居環境。

(四)加強交通秩序管理。認真實施“文明交通行動計劃”,大力宣傳道路交通法規,普及“六大文明交通行為”等交通安全常識,糾正“六大交通陋習”,消除“六大危險駕駛行為”。強化公交車、出租車、施工車等駕駛員及中小學生、農民工等重點人群的教育管理,倡導文明交通理念,提高交通守法意識和自我保護意識。優化交通基礎設施,規劃和建設停車場,完善城市慢行交通系統和無障礙設施,加強對設施的維護和保養。推進實施城市機動車與非機動車、行人與車輛交通分離,嚴厲查處交通違法行為,促進公民“自覺、依法、有序、暢通”文明交通行為習慣養成。

(五)加強集貿市場管理。開展食品安全“普法”宣傳教育,加強食品安全監督檢查,健全食品藥品安全生產和流通監管體制機制,確保人民群眾消費安全。科學規劃集貿市場建設,合理確定市場建設規模和建設內容,促進集貿市場合理布局。進一步完善市場準入制度,杜絕無證照經營,指導集貿市場和商場經營戶開展誠信經營、文明經商活動。建立有效管理機制,對市場商鋪店招懸掛、證照資質、商品歸位、明碼標價、質量保證、環境衛生等實行規范管理,提升城市集貿市場規范化水平。加強集鎮、鄉村集貿市場管理,保持農村集貿市場整潔有序。

(六)加強建筑工地管理。推行建筑施工安全文明標準化規程,嚴格按照《建筑施工安全檢查標準》和《福建省建筑工地文明施工指南》對在建工程實施督促指導。改進監管方式,提高企業文明施工自覺性。認真執行建筑工程安全文明施工取費標準,將安全文明施工費作為不可競爭費用,保證文明施工費用足額有效投入。嚴格執法,保障工地安全,遏制施工現場臟亂差現象和擾民現象,遏制渣土車滴、灑、漏現象。

(七)加強文化環境管理。健全文化市場執法體制機制,加強文化市場監管,開展“掃黃打非”行動,打擊各類非法出版活動、掃除淫穢色情等有害出版物、打擊侵權盜版出版物和非法游商攤點、查處取締非法報刊、封堵查處互聯網有害信息、加強對演藝娛樂場所和影視類節目傳播秩序管理。提升執法能力和水平,加強部門合作,形成執法合力。凈化未成年人文化環境,加強網吧市場整治,推進網吧連鎖整合,嚴厲打擊互聯網、手機媒體低俗之風和傳播淫穢色情行為;加強校園周邊文化環境整治,杜絕彩票違規設點,加大對歌舞娛樂、電子游藝經營場所違規接納未成年人、超時經營、誘導低級趣味等違法經營行為查處力度,為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營造良好文化環境。

(八)加強大眾傳媒管理。在新聞界深入開展“杜絕虛假報道、增強社會責任、加強新聞職業道德建設”專項教育活動,牢牢把握正確輿論導向。加強監督管理,杜絕虛假新聞報道;凈化聲頻熒屏,查處整治廣播電視文娛“三俗”節目;強化對新聞媒體不良廣告和虛假違規廣告清理整頓;用現代化手段加強對互聯網、手機等新興媒體管理,防止各種有害信息傳播。廣泛開展創建“文明網站”活動,推進文明辦網、文明上網,形成網絡文明風尚。



專欄6:城鄉管理工程中的有關概念

六大文明交通行為:機動車禮讓斑馬線、機動車按序排隊通行、機動車有序停放、文明使用車燈、行人/非機動車各行其道、行人/非機動車過街遵守信號。

六大交通陋習:機動車隨意變更車道、占用應急車道、開車打手機、不系安全帶、駕乘摩托車不戴頭盔、行人過街跨越隔離設施。

六大危險駕駛行為:酒后駕駛、超速行駛、疲勞駕駛、闖紅燈、強行超車、超員/超載。

三俗:??? 三俗:庸俗、低俗、媚俗。

五、推進基層創建工程

(一)推進社區文明創建。深入開展文體、科教、衛生、法律、環保、涉臺教育和廉政文化“七進社區”活動,引導社區居民組建各種文體活動隊伍,開展內容健康、形式多樣的文體活動;開展科普示范社區創建活動,建立社區科普、文化資源共建共享機制,不斷提高公民的科學文化素質;組織醫務人員為社區居民開展家庭出診、家庭護理、家庭康復等服務;普及法律知識,化解社區各種矛盾,疏導社會情緒;大力倡導低碳生活、綠色生活,推動社區居民參與節能減排和綠化活動;廣泛開展涉臺教育,鼓勵居民開展兩岸民間良性互動;深入開展廉政文化主題宣傳活動,促進廉政建設。深入開展形式多樣的社區共建活動,廣泛發動機關、部隊、學校與社區結對共建,完善社區設施,活躍社區文化,關注弱勢群體,構建文明、祥和的和諧社區。

(二)推進新增長區域文明創建。發揮新增長區域綜合優勢,把平潭綜合實驗區、環三都澳、閩江口、湄洲灣南北岸、泉州灣港口區、廈門灣、東山灣、武夷新區、三明生態工貿區、龍巖產業集中區創建文明新區作為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的重要工程,突出思想道德建設內涵,著眼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和落實區域功能定位,堅持規劃高起點、建設高標準、管理高效能,著力先行先試,樹立文明、低碳、綠色、生態理念,把新城區建設成為經濟發展又好又快、人民群眾安居樂業的文明新城。

(三)推進小城鎮和農村文明創建。認真貫徹落實《關于進一步加強新形勢下農村精神文明建設工作的意見》和我省《實施意見》,著力培育新農民、倡導新風尚、建設新環境、發展新文化。以小城鎮綜合改革建設試點鎮為重點,根據“規劃先行、功能齊備、設施完善、生活便利、環境優美、保障一體”的總體要求和文明社區、文明鄉鎮標準,全面推進試點鎮精神文明創建工作。深入開展家園清潔、婚育新風進萬家、村民議事、道德評議、文化廣場等活動,開展創建農村文明社區、文明墟場、星級文明戶、文明生態村、文明小康村、平安村鎮等活動,把創建活動與切實改善農民生產生活條件結合起來,與教育、文化、衛生、體育等社會事業蓬勃發展結合起來,與移風易俗、安定和諧、改善生態環境結合起來,努力打造一批新的村鎮創建品牌,培育一批全國全省農村精神文明建設先進典型。

(四)推進風景旅游區文明創建。實施“提升公民旅游文明素質行動計劃”,加大風景名勝資源的保護力度,優化旅游環境。充分挖掘閩南文化、客家文化、媽祖文化、紅色文化、畬族文化、朱子文化、生態文化、茶文化、瓷藝文化等區域特色文化,豐富旅游文化內涵。加大旅游基礎設施投入,提高景區旅游公共服務水平,打造良好誠信經營環境。加強旅游從業隊伍建設,全面提升旅游從業人員素質。

(五)推進單位學校文明創建。進一步規范文明單位的創建與管理,豐富創建內涵,開展“講文明、做表率、比貢獻”創建活動。抓好文明學校創建,推動各級各類學校全面落實育人為本、德育為先理念,突出抓好師德師風、學風校風和平安校園建設,不斷提高教學質量和學生綜合素質,維護學校安全穩定。不斷拓展創建領域,積極引導新經濟組織、新社會組織開展創建活動,努力實現廣參與、全覆蓋。推動文明單位、文明學校積極履行社會責任,在講文明樹新風、支持公益事業、爭創“紅十字愛心公益單位”、參加志愿服務、參與文明城市創建等活動中發揮主力軍作用。

(六)推進區域共建、山海協作文明創建。鞏固和發展原有區域共建、山海協作機制和格局,加強橫向聯合,推動城際、城鄉合作,促進創建工作整體提高。積極研究老典型與新增長區域和綜合改革建設試點鎮之間、舊格局與新區域發展定位之間、獨立創建單元與共建實驗區之間的互動方式,探索建立新的共建機制。進一步完善山海協作機制,在廈門、福州與南平、三明之間形成山海協作、城鄉共建的格局。繼續組織發動沿海經濟發達地區的市、縣(區),與原中央蘇區縣(區)和欠發達縣(區)開展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結對共建。

專欄7:基礎創建工程中的有關概念

小城鎮綜合改革建設試點鎮:省政府決定從2010年開始,力爭在35年內,基本建立各具特色的小城鎮產業基礎和有利于發揮特色的體制機制,健全完善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使農村人口穩步有序地向鎮區集中,小城鎮居民基本享有與城市居民均等化的公共服務和社會保障。

六、推進優質服務工程

(一)深化黨政機關文明創建。以“創文明機關、做人民滿意公仆”為載體,著力學習型機關建設,提高干部綜合素質和業務能力,提升政策執行力;著力德政理念建設,提高干部尤其是領導干部廉潔自律意識,提升職業道德操守;著力開展創先爭優活動,增強黨員干部執政為民理念,提升踐行科學發展觀能力;著力團結協作精神教育,強化和舟共濟意識,提升團隊凝聚力;著力開拓進取精神教育,強化創新意識,提升服務發展創造力。

(二)深化司法系統文明創建。完善司法便民工作制度,加快推進立案、控申窗口建設,打造一站式服務綜合平臺;深化司法大走訪活動,優化巡回審判、下訪巡訪制度,推廣人民法官、檢察官進基層做法,更好地滿足公民司法需求;加強司法救助,努力實現應助盡助。推進陽光司法,健全完善案件查詢系統和執行案件信息管理系統,健全旁聽庭審和新聞發布制度;健全人民陪審員制度,實行人民監督員制度,加強民意溝通工作,進一步拓寬公眾有序參與、監督司法渠道,促進司法民主、司法公正。

(三)深化行政執法系統文明創建。把以人為本、執政為民貫徹到行政執法各項工作中,認真解決人民群眾的合理訴求,維護社會和諧穩定。完善執法便民利民工作制度,大力開展普法教育宣傳,提高公民守法意識;全面推行行政執法公示制度,保障公民知情權;健全群眾訴求渠道,建立高效的投訴處理機制。推進執法手段數字化、信息化網絡建設,實現執法信息、執法流程、執法監督電子化管理。積極探索加強新興領域管理的方法和手段。健全執法內部監督考評制度,嚴格落實執法過錯責任追究制度和涉法信訪案件倒查制度。

(四)深化公共服務行業文明創建。以提高人民群眾滿意度為著眼點,牢固樹立為民服務理念,積極探索服務新方法、新手段,著力提升基層窗口的服務能力和水平,著力服務工作更加便民利民,著力加強優質服務常態、長效的機制建設。加強基層窗口建設,規范業務流程,優化業務運行,支持業務創新,改進便民舉措,創建優質高效的服務平臺。加強從業人員服務禮儀教育,規范著裝和業務用語,倡導專心、用心、傾聽、微笑服務方式,提高辦事效率和質量。

七、推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程

(一)加強德育數字化建設。整合和拓展“福建省數字科技館”、“福建中小學生在線”、福州市“數字青少年宮”和“文明風”網站資源,形成德育活動平臺,滿足青少年學生網上數字生活需求;引導和推廣“文明小博客”活動,結合少先隊“雛鷹爭章”行動,引領未成年人參與“寫文明博客,做文明人”主題活動,促進“小博客”健康成長;積極建設“網上家長學校”,推動家庭、學校、社會教育資源“三結合”;著力推進學校德育工作管理系統建設,提高校園德育工作組織化程度和規范化運作水平。

(二)加強道德主題實踐活動。深化“做一個有道德的人”主題教育活動,引導未成年人從小事做起,培育文明習慣,踐行道德規范。開展“紅歌唱響校園”活動,利用重要節日和紀念日,開展區域性的“紅歌”展演活動。開展“科技館進校園”活動,普及科學知識,培育科學精神,提升科學素養。開展“綠色小天使”主題實踐活動,普及自然生態環境知識,培養未成年人環保意識和低碳生活好習慣。開展好書推薦活動,引導未成年人多讀多看富有知識性和高尚情趣的讀物、音像制品及電子出版物。

(三)加強心理健康教育。規范建設覆蓋全省市縣區三級的心理健康輔導站(中心),為推進全省心理健康輔導工作提供示范引領。依托高校、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與咨詢中心或基礎較好的社區、校外心理輔導機構開展心理輔導,幫助未成年人培育健康心態,解決心理困惑。完善心理咨詢業務準入制度,建立相對穩定的心理健康輔導專業隊伍,逐步實現中小學心理咨詢工作持證上崗。加強對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學管理和指導,支持學校建立規范的心理咨詢室。

(四)加強特殊群體教育。加強留守兒童教育,組織開展各種以關愛留守兒童為主題的活動,鼓勵和引導社會各界幫扶留守兒童,在學校、社區建立一批“留守兒童樂園”、“手拉手幫扶工作室”、“代理家長工作室”等,組織“流動青少年宮”下鄉、進社區,開辟留守兒童學習、活動陣地。加強流動兒童教育,確保流動兒童在流入地學校平等接受義務教育。加強流浪兒童教育,新建和改建一批多功能的流浪兒童救助保護教育機構,為流浪兒童提供救助、保護、教育、醫療、安置和回歸社會等方面服務。加強殘疾兒童教育,加大特殊學校和殘疾兒童康復教育機構建設力度,提高殘疾兒童思想道德、科學文化、身心健康素質和社會適應能力。

 (五)加強家庭教育指導和服務。加強對家長學校工作的指導,多渠道舉辦家長學校,促進學校教育、家庭教育、社會教育有效銜接。深化小公民道德建設和“雙合格”家庭教育宣傳實踐活動,運用“家庭教育公益大講堂”、“農村遠程家庭教育”等教育平臺,普及家庭教育和科學育兒知識。加強家庭教育理論研究,培育專兼職的家庭教育工作隊伍,為家庭教育提供社會化服務,提高家長家庭教育素質和能力。

(六)加強未成年人活動場所建設。加強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建設,各類公立博物館、紀念館、展覽館、烈士陵園等公益設施對未成年人免費開放。加強勞動實踐基地建設,形成以教育部門為主、社會力量參與的實踐基地共建格局。加強青少年活動中心(宮)、社區青少年圖書室和青少年科學工作室建設,力爭到2015年社區青少年圖書室全覆蓋、社區青少年科學工作室數量達到150個。加快未成年人課外閱讀實踐基地建設,拓展好書進校園渠道,積極創建“書香校園”。加強社區“四點鐘學?!苯ㄔO,為孩子放學提供便利安全、家長放心的學習活動場所。加快建設“學校少年宮”,力爭到2015年,全省鄉鎮中心小學以上的小學和初中學校全覆蓋

專欄8: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程中的有關概念

德育數字化建設:以“福建中小學生在線”、“福州市數字少年宮”、“文明風”網站為德育活動平臺,“文明小博客”為自主參與平臺,“網絡文明志愿者”為服務平臺,“網上家長學校”為家庭教育交互平臺,學校德育工作管理系統為集成管控平臺的德育數字化網絡體系。

未成年人課外閱讀實踐基地:以“基地帶動、活動推動、網絡聯動”為建設方式,以家庭、學校、社會三結合教育工作體系為基本依托,以志愿服務隊伍為重要支撐,以項目帶動為主要手段,以校外基地與學?;?、現實基地與網絡平臺相結合為主要內容,依托校內校外圖書館、電子閱覽室、文化館、少年宮、書店等場所建設基地,開展讀書大講壇、共讀一本書、親子閱讀和兩岸書會等讀書活動,引導未成年人多讀書、讀好書。

校園少年宮:以政府為主導,以學校為主體,以“全覆蓋、一體化”為基本目標,按照“城鄉一體化”建設要求,在全省城鄉初中和鄉鎮中心小學以上學校建設“校園少年宮”。積極導入校外青少年宮(中心)等社會教育資源,發揮教師及志愿者作用,利用課余時間,突出素質教育內容,開展經典誦讀、“紅歌唱響校園”、“做一個有道德的人” 等主題教育活動;開展曲藝、書畫、雕刻、集郵、剪紙、手工編織、陶藝等藝術創作活動;開展電腦機器人制作、環保、武術、閱讀等益智健體活動,促進未成年人綜合素質和城鄉素質教育均衡發展。

八、推進典型示范工程

(一)加大典型培育推廣力度。把典型培育作為文明創建的重要抓手,著力做好示范帶動工作。培育推廣廈門市文明城市創建點評機制、“愛心超市”系列活動和福州市“以文化人”創建典型,為文明城市創建提供示范;培育推廣文化協管員、藝術扶貧和莆田市“公民道德現代文明小戲”、泉州市“文化蓉中村”、三明市“文明墟場”、龍巖市“閩西千里文明長廊創建”、南平市“立四榜”和寧德市“城鄉共建帶創”創建典型,為文明村鎮創建提供示范;培育推廣公安“110”、衛生“120”、工商“12315”、司法“148”、農業“969155”創建典型,為文明行業創建提供示范;培育推廣廈門市“文明小博客”、福州市“數字青少年宮”、莆田市“校園綠色網室”和南平市“鄉鎮未成年人活動中心”創建典型,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提供示范;培育推廣漳州市“文明行走”、福州市“關愛農民工”和廈門市“社區愛心鈴”志愿服務創建典型,為志愿服務活動提供示范。

(二)加大典型宣傳推廣力度。加強宣傳陣地建設,發揮大眾傳媒和各級文明網作用,及時反映各地文明創建的動態和新生事物,突出宣傳先進典型的新做法新經驗;舉辦各種學習、觀摩、交流、宣講、培訓等活動,推廣先進典型經驗,發揮典型的示范輻射作用。完善各種共建機制,促進先進典型與各層面創建主體結對共建,促進互動互補,實現共同提高。

第四章? 保障措施

精神文明創建活動點多線長,涉及面寬,要加強統籌協調,不斷完善體制機制,確保創建工作運行活力和有效性、開放性、廣泛性、關聯性;要立足深化,著眼長遠,加大建章立制力度,完善政策法規,促使精神文明創建活動更加科學化、規范化、常態化。

一、加強機制建設

(一)加強領導體系建設。堅持領導班子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目標管理責任制,進一步落實文明委成員單位工作職責,把文明創建工作實績作為干部選拔任用的重要依據。加強創建工作的指導、協調和組織實施,強化監督激勵機制,完善定性與定量相結合的科學考評體系,加大督辦檢查力度,完善獎優懲劣制度,切實形成各部門各司其職、各負其責、合作協調、齊抓共管的工作格局,推動精神文明創建工作上新臺階上新水平。

(二)加強工作機制建設。健全完善精神文明創建獎懲機制,實施精神文明創建點評制度和責任追究制度,創新公共文明指數測評、行業優質服務指數測評等評價體系,不斷增進精神文明創建實效;健全完善各區域、各層面間領導協商交流和對話制度,加強各共建單元間的協同共建;健全完善“七個機制、一個庫”建設,不斷研究和解決精神文明創建中的新情況、新問題;健全完善群眾參與機制,牢固樹立群眾在精神文明創建中的主體地位,進一步擴大人民群眾對文明創建工作的知情權、參與權和監督權,吸引群眾廣泛參與。

二、加強工作隊伍素質建設

(一)加強學習型系統建設。加強學習型黨組織建設,重視理論學習與工作實踐的有機結合,健全和完善常態化的學習培訓機制,適時舉辦文明辦主任培訓班和創建工作業務培訓班,通過集中培訓、在職進修、理論研討、觀摩學習、外出考察等方式,不斷提高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專兼職工作人員的綜合素質,提高精神文明創建工作的執行力和創新力。

(二)加強組織建設。根據精神文明創建工作承載內涵不斷擴大的新要求,明確相應的工作機構和人員編制,加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和志愿服務工作隊伍建設。健全和完善精神文明創建工作網絡,培植工作骨干,重點加強和充實縣(市、區)文明辦隊伍,改善辦公條件和工作環境,落實工作經費,確保各項創建工作落到實處。

三、加大資金保障

(一)加大財政投入。充分發揮公共財政在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中的主導作用,確保隨著經濟的發展不斷增加精神文明創建經費投入,對思想道德文化建設、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給予必要的資金支持。加大對精神文明創建重點項目的支持力度,對本規劃確定的創建項目各級財政要給予資金保障。

(二)貫徹落實相關政策。進一步貫徹落實各項與文化和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相關的經濟政策,鼓勵社會各界對精神文明創建給予財力和物力的支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鼓勵發展文化產業,對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文化產品予以政策傾斜;鼓勵依法注冊的志愿者組織向社會募捐,對捐助企業和個人按照國家規定的相關稅收政策執行;積極爭取中央文明辦在安排文明創建項目時,按照國務院《關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的若干意見》落實相關政策,加大對原中央蘇區縣、革命老區縣和少數民族地區執行相應西部和中部地區政策的支持力度。

(三)建立多元化的投入體系。進一步拓寬籌資渠道,努力擴大資金來源,建立以財政投入為主,公益基金、單位出資和社會集資、群眾捐資、吸引外資相結合的多層次、多渠道的資金投入機制,逐步形成與我省經濟社會發展相適應的精神文明創建投入體系。

四、加強理論研究

要從推動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的高度,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理論研究。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為主線,以服務福建科學發展、跨越發展為主題,以落實“三個示范”要求為重點,深入研究新形勢下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服從和服務于改革發展穩定大局的著力點,研究和解決創建工作中遇到的新情況、新問題,把握創建工作的新特點、新規律,總結創建工作的新經驗、新模式,為省委省政府推動創建工作深入開展提供科學的決策依據和有力的智力支撐。

??? 五、加強監測評估

完善監測評估制度,強化對規劃實施情況跟蹤分析。省文明委成員單位要加強對規劃相關領域實施情況的評估,對約束性指標和主要預期性指標完成情況進行評價,并向省文明委提交規劃實施年度進展情況報告。在規劃實施中期階段,省委文明辦要組織對項目落實情況進行調研,形成評估報告提交省文明委審議。規劃實施要注意接受各方面的民主監督,廣泛聽取社會各界的意見。

專欄9保障措施中的有關概念

七個機制、一個庫:精神文明建設指導委員會;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聯席會議;文明行業創建工作聯席會議;文明城市創建工作聯席會議;農村精神文明建設工作聯席會議;志愿服務工作協調小組;精神文明建設工作評價體系,精神文明建設專家庫。

?

?

?

?主題詞:精神文明建設? 創建工作? 十二五規劃? 通知

? 報:中央文明辦,省文明委主任、副主任

? 送:各市、縣(區)文明辦,省直機關文明辦

? 中共福建省委文明辦綜合處?????? ???????????2011730

(共印800份)


責任編輯:徐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