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色影院}-精品欧洲av无码一区二区男男,日本熟妇乱人伦免费,成人爽a毛片免费,亚洲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四区高清,久久中文字幕无码中文字幕有码,高清国产免费观看视频在线

您所在的位置: 文明風首頁 > 域外文明 > 正文
英國富翁:關注教育業 培訓慈善家
http://976uc.com?2008-01-21 16:28? ?來源:新華網    我來說兩句

    保羅·馬歇爾是英國一名億萬富翁,他積極投身慈善事業,捐贈數百萬英鎊資助青少年。他說,這是富人對社會的責任。

    慈善事業路上,馬歇爾并不孤單。如今,英國正涌現越來越多熱心慈善的富人。

  走上慈善路

    現年47歲的保羅·馬歇爾是馬歇爾-韋斯資產管理公司的創始人之一,這家公司管理的資產達數十億英鎊;而他本人的身價,據英國媒體報道為2.75億英鎊(約合5.54億美元),列《星期日泰晤士報》富豪榜第263位。他在私立學校接受教育,曾就讀于牛津大學和歐洲商業管理學院,擔任過查爾斯·肯尼迪的研究人員和社會民主黨推舉的議員候選人,他資助成立了一個有名的政治智囊團。

    名利雙收的馬歇爾投身慈善業則純屬偶然。2000年,他和一些人一起策劃一個對沖基金業的頒獎儀式。“我們圍坐在桌旁,這時有人說,‘這是不是有點自我慶賀,難道不能做一些更加有意義的事情嗎?’就這樣,我們改變了自己,成立了一家慈善機構,”馬歇爾說。

    這家慈善機構名為“完全回饋孩子”,致力于幫助那些遭受虐待、殘疾、疾病和貧困的孩子,改善他們的生活狀況。它由法國人阿帕德·比松領導,而資金則來源于出席該機構年宴者的慷慨解囊。年宴上,馬歇爾、比松向同事和行業對手“化緣”,籌得數百萬英鎊。

    “我們很早就賺了很多錢,這的確很幸運,我們考慮過要把它還回去。我們相信把我們的力量凝聚起來會有所幫助,”馬歇爾說。

    馬歇爾對人如春風般和煦,但對慈善事業卻如夏日驕陽般熱情。他說:“我認為我們不僅對對沖基金負有責任,對倫敦市的每個人也有責任。”他建議同行們全身心投入到慈善事業中,而他們則對此感到有些猶豫。

    有人認為,富人們慷慨解囊只不過是為了避免引起仇富心理而不是真心實意地做善事,甚至是想通過慈善捐助會見社會名流。但這些不是馬歇爾投身慈善業的動機,他常說:“我確實認為我很幸運。我相信每個孩子都有上帝賜予的才能,他們需要開發和使用這些才能。這是他們的權利,我相信我有義務幫助他們。”

  關注教育業

    富豪們之所以捐贈,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他們有能力這樣做。據統計,英國《星期日泰晤士報》富豪榜前1000名富豪總資產達3600億英鎊(7553億美元);而10年前,這一數字只有990億英鎊(1994億美元)。

    富人越來越富,與此同時,生活在貧困線以下的人口數量卻在增加。約瑟夫·朗特里基金會今年7月公布的報告指出,在2001年,超過四分之一的家庭被列入貧窮或等待救濟行列。私募股權集團阿帕克斯的羅納德·科恩爵士警告說,如果貧富鴻溝繼續擴大,有可能引發社會騷亂。

    在現代福利制度、衛生保健和教育事業得到發展之前,慈善家捐贈的目的是改變現狀,使人們擺脫貧困。現在情況完全變了,對那些新慈善家來說,捐贈不僅僅是捐多少錢的問題。他們捐贈的同時,引入企業經營的理念,以求在政府力不能及的領域取得某些改善。于是,新慈善家們選擇資助慈善項目。

    馬歇爾選擇了英國的教育業。“起先,我們覺得在英國選擇資助對象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因為如果將一筆捐款投向非洲,可能會有更多人受益,產生更深遠的影響。有人建議我們不妨考慮一下學校,”馬歇爾說,“我們有25%的孩子在離校時不具備基本的閱讀和計算能力,他們不是能力最差的,但卻是最沒有優勢的。這簡直令人無法忍受。”

    “完全回饋孩子”對英國的學校進行了一番研究,還赴美國考察。由前任美國總統比爾·克林頓支持創辦的特許公立學校在那里獲得了成功。馬歇爾對此作了大量研究,并且撰寫了一份長達90頁的研究報告《解決教育不平等》,在報告中分析了學校經營不善的原因并提出了改善意見。

    與此同時,“完全回饋孩子”在倫敦開辦了一所學校,并且打算接下來再辦6所,其中包括接管倫敦南部的約瑟夫·蘭開斯特小學和杰弗里·喬瑟中學及其附近的托兒所,“完全回饋孩子”打算把它們合并成一個學校并起一個新校名——地球學院。馬歇爾將擔任學校董事會主席。學生們將在這里識字,算術,培養個人操守。

    培訓慈善家

    近年來,社會上涌現了大量團體和中介組織,鼓勵那些想成為慈善家的人,它們幫助聯系資助項目并對捐贈者進行資格審查。其中,有力提升慈善業形象的組織是慈善協會,該協會會長是薩爾瓦托·拉斯帕達。他曾在洛克菲勒基金會工作,在那里創辦了為期3周的培訓課程,教富人們如何從事慈善事業。

    慈善協會也舉辦這樣的課程,課程費用高達8000英鎊(1.61萬美元),還不包括機票和食宿費用。課程目的是讓人們學習捐贈的藝術和技巧。

    休·戴維森參加了這樣的課程。戴維森曾在一家美國跨國公司的歐洲分部任主管。他生活儉樸,不追求物質財富,退休后創辦了一家公司。

    在課上,戴維森認識了一批志趣相投者,他們一起熱烈討論慈善事業。后來,戴維森出售了他的公司,用所得成立了一個家庭基金會,以幫助需要幫助的人。他的兒子們也支持將本會屬于他們的錢財用于慈善事業。“至少,他們說支持,”戴維森笑著說。

    拉斯帕達并不認為私人資本會取代政府在慈善事業中的地位,但他認為慈善家可以起到先驅作用。“我們做冒險的事情,”他說,“私人資本少一些程序上的約束,能以更快的速度得到共享。”

    這正是馬歇爾期望在“完全回饋孩子”的學校里去實現的。“作為慈善家,我們所能做的就是引入新鮮的觀念,而這點正是政府無法做到的,”馬歇爾說。

    慈善家涌現

    越來越多的英國富豪們不僅開始捐贈大量錢財,還克服了英國人傳統的謹慎,開始在公開場合談論慈善事業。

    最近,對沖基金投資商克里斯·霍恩向他妻子管理的一家兒童慈善團體捐款2.3億英鎊(4.63億美元);金融交易商彼得·克魯達斯也承諾對慈善團體捐助1億英鎊(2.01億美元);今年9月去世的安妮塔·羅迪克女爵士生前宣布,捐贈出她所經營的“美體小鋪”大部分收入;而史蒂夫·雪莉女爵士因自愿捐獻出5000萬英鎊(1億美元)的財產從英國排名第11位女富豪變成一位相當普通的富人。

    就在今年7月份,英國的慈善業創下里程碑式新紀錄:零售業巨頭、蘇格蘭首位本土億萬富翁湯姆·亨特爵士承諾,將個人資產中的10億英鎊(20.15億美元)通過他名下的基金會捐助給慈善業。這次捐款大約占亨特總資產的95%,這相當于“傾家蕩產”。

    亨特成長于埃爾郡新卡姆諾克的一個貧窮的采礦村,以出售運動鞋起家。“巨大的財富伴隨著巨大的責任,”亨特說,“要使創造財富仍被大多數人視作積極的力量,我們必須處理這些事情。”他所說的“這些事情”是指,蘇格蘭學校20%的學生14歲就輟學等問題。

    “慈善事業是促使我繼續賺錢的動力,”亨特說。(聶云鵬)

責編:林芳斌


責任編輯: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心情榜    
相關新聞
相關評論